Page 9 - 党政研究2019年第6期
P. 9

导干部,这对于地方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很有必要。但是一些地方在督察后
             反映,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地方环保人才缺乏,能力建设滞后,科技和管理能
             力不足,地方发现不了问题,即使发现也难以解决问题。他们希望中央能够帮助地方充分
             发现本地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只有这样,各地今
             后才能不犯同样的错误,各地干部才能不被稀里糊涂地追责。针对这个现象,从 2017 年
             10 月起,环境保护部把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和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相结合,研究大气环

             境质量改善途径和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派出队伍下沉到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的 “ 2
              + 26”城市,帮助制定大气污染控制的 “一市一策”。如 2018 年 11 月 26 日,陕西省韩城
             市召开大气污染防治 “一市一策”跟踪研究项目启动暨冬季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推进会,
             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 “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进行安排部署,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
             联合中心的专家们就参加了会议。从目前来看,辅导性措施的采取得到了地方的欢迎,地
             方官员和企业阶层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报怨情绪有明显弱化。
                  从督察重点来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从着重纠正环保违法向纠正违法和提升守法
             能力相结合转型,既治标,也治本。地方出现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表面看来是企业的违
             法问题,但从深层次看是地方政府的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2016 年开始
             实施的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既指出各地的环境违法违规、环境执法松软、环境质量不达标等
             环保违法违规现象,也按照 “水十条”的部署,对各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情况开展通
             报。如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督察反馈意见就指出,全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36 个自
             治区级以上工业园区中 24 个尚未动工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区域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属于提升守法能力的治本事项,可见,反馈意见不仅关注治标,还考虑治本。在第一轮督
             察后,各地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展普遍得到提速。到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阶
             段,督察意见指出的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产业区域布局、
             垃圾收运和处理、淘汰 “散乱污”企业等治本事项,比重有所增加,体现了治标与治本
             并重,如 2018 年 10 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江苏的反馈意见,除了关注污水处理设
             施的建设外,还专门拿出一部分指出 “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不够到位”,从根本上提升解
             决工业环境问题的能力。各地制定的整改方案既包括对整治违法违规的治标措施,也包括
             如何长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治本措施。
                  从追责对象来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从主要追责基层官员向问责包括地方党政主
             官在内的各方面、各层级官员转型。地方出现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表面看来是基层的执法
             问题,实质上是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视程度问题,问责主官要比问责一线执法人员影响力
             更大。2016 年 1 月在河北试水的中央环境保护督察,问责的对象主要是处级以下的官员,
             难以克服虚假整改、敷衍整改和拖延整改的现象,环境保护压力传导层层衰减。随着中央
             对河北省委原书记、甘肃省委原书记、山西省委原书记等省级党委原负责人的处理,被问
             责的干部级别整体有很大的提高。在部门层面,一些地方的正厅级干部被处理,如湖北省
             质监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原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受到党内警
             告处分,原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甘肃省林业厅原党组书记、厅长
             与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厅长蒲志强等主管受到行政撤职等处分。在地方层面,在第一轮中央
             环保督察组移交问题追责中,江苏省问责了 3 个县委书记和 3 个县长;湖北省也问责了近
             10 名区县委书记和区县长。实践证明,问责地方党政主官和部门主官,对于倒逼地方各
             级党委和政府层层传导环保压力,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解决 “散乱
             污”问题,促进绿色发展,作用巨大。另外,基层官员对问责的怨言明显减少。
                  从督察规范化来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从专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督察向全面的
                                                                                                       9 ·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