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党政研究2019年第6期
P. 5

党 政 研 究  2019 6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历史贡献、



                                          现实转型与改革建议



                                                        常纪文





                      〔摘要〕从督察功能、督察事项、督察模式、督察方式、督察重点、追责对象、督察规
                  范化、督察体制来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正在实现转型,从督促地方端正生态环保态度、
                  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营造良好守法氛围为主要任务的阶段,步入增强生态环保基础、提升绿色
                  发展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要任务的阶段。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制度对于生态环保和经
                  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用巨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督察缺乏法律层面的依据;人大、纪检监
                  察委等作用有待加强;国家自然资源督察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关系需要理顺;督标督本
                  并举,但督本不足;问责层次需要提高。建议加强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的衔接,明确法治依
                  据;将环保法律巡视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建立督察中央部门的机制;设立专门的中央
                  自然资源督察制度或者将自然资源督察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重点督察地方经济和环
                  境保护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情况;适度增加对市县级党政主官的追责。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行政督查;政治巡视;法治巡视;党政同责

                      〔中图分类号〕D630.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19)06 - 0005 - 08




                 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历史贡献与现实困境

                  为了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的体制、制度和机制,让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真正重
             视生态环境保护,扭转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恶化的趋势,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2016 年 1 月
             启动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机制。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于 2018 年 8 月被改名为中央生态环境
             保护督察。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和之后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同属生态环保的政治巡视和
             法治巡视,规格高,面对现实的环境问题敢于碰硬,对一些地方党委和政府甚至作出了形
             式主义、官僚主义、假装整改、敷衍整改、拖延整改、甩手掌柜等定性,措辞之严厉,历
             史罕见。第一轮督察问责了 1. 8 万多人,解决了 8 万多件人民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
             2018 年 6 月,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启动,第一批督察回头看追责 6219 人,推动解决
             了 3 万多件生态环境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实施至今,已有三年多,成效巨


                 〔作者简介〕常纪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湖南大学法学
                            院、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首都经贸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北京  100010。
                                                                                                       5 ·  ·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