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党政研究2019年第6期
P. 31
党 政 研 究 2019 6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服务型治理创新的逻辑分析
翟桂萍 田志轩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社会发展的治理转型,特别是在面临自我
革命和社会革命两大任务的新时代,服务型治理成为必然。服务型治理的理念不仅与党的性质
宗旨相契合,而且有效实现了与服务型政府的衔接,适应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时代要求。服务型治理的推进,使党能够通过整合民意、推进合作治理和凝聚共识来更好地巩
固党执政的社会根基,推动了执政党建设的治理转型,促进了服务与治理的有机融合,不断推
进政党治理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服务型治理;自我革命;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国家治理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19)06 - 0031 - 07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政党在治理中的功能定位至关重
要。运行在国家治理轨道上的执政党,不仅是治理的领导者、主导者,也是治理体系的服
务者、合作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适应并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如何在治理现代化进
程中更好地发挥执政党的功能,成为执政党面临的新课题。通过服务各治理主体来实现党
的领导,更好地推进治理现代化,成为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服务型治理创新的历史逻辑
随着人类社会秩序的建构和现代政党政治的发展,社会治理的方式不断演进,政党治
理的进程也随之变化。特别是在政党政治时代,社会治理离不开政党,政党成为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主体,而服务型治理则是政党治理逻辑发展的必然。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制度建构秩序至关重
要,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制度主义在资本主义兴起时流行的原因所在。在
这一阶段,要建构一种以资本为基础的新型社会秩序,统治型治理成为必然选择,因为涉
及到制度的根本属性问题。随着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的确立,需要更加关注制度的运行情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治理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研究”( 15BKS004)
〔作者简介〕翟桂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政治学与国际政治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
田志轩,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务处参谋,上海 200433。
1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