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党政研究2019年第6期
P. 27

之后,开始进入到工业文明时期的 “西方中心主义”时代,亦即资产阶级时代或者工业
             文明时代。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兴衰
                  建立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经济基础之上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从一开始就展现
             出 “血和肮脏”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和资本主义诞生相一致,空想社会主义思
             想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就已经出现了。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虽然
             展现出天才的预见力和淋漓尽致的批判力,但是由于缺乏对资本主义本质的了解,因此,
             其批判只能停留在道德和正义层面。直到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
             余价值学说基础之上,空想社会主义才实现向科学社会主义的飞跃,而社会主义已不再是
             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是上升为资本主义的 “扬弃”。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西欧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
             云涌。但是,由于革命时机的不成熟,这些革命运动都失败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革命
             进行了总结,并从理论上对 “两个必然”的历史结论作出 “两个决不会”的条件限定,
             同时强调,“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 《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
             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 (《共产党宣言》第二章,引者注)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
             本没有特别的意义。”
                                   〔 10〕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列宁创造性地提出 “一
             国先胜论”,在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开启了人
             类历史的新纪元。这一历史新纪元的意义在于,它成功地开辟出一条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
             家实现现代化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辟,是一个开创性的事业。在一球两制的格局下,这种开创
             性,同时面临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竞争挑战,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苏联在社会主
             义革命成功之后,一开始采取的是,通过实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共产主义直接过
             渡,在实践中遭遇到失败。在此情形下,列宁提出战略退却的思想,实施 “新经济政策”
             向共产主义迂回过渡。列宁逝世之后,战略退却思想被摒弃,苏联逐渐走上与资本主义相
             对立的 “苏联模式”发展道路。“苏联模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
             不仅使苏联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而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产生了广泛
             的影响,推动形成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冷战”的局面。“冷战”
             所带来的对立局面,使得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交流成为不可能。因此,这一状态下
             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不是扬弃物而存在的。从理论上看,这种
             实践的指导思想已经从科学社会主义蜕化为空想社会主义,因此,这种实践的失败是注定
             不可避免的。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在中国近代史上,几乎所有政治力量和政治派别,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是一致的,
             所不同的只是 “学什么”和 “怎么学”的问题。在学什么的问题上,经历了从技术、到
             制度再到文化的过程;在怎么学的问题上,也经历了从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 “全
             盘西化”再到 “走自己的道路”的过程。
                  辛亥革命失败之后,孙中山意识到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行不通,在苏联的帮助
             下,开始走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道路。可惜的是,孙中山 “出师未捷
             身先死”,而其继任者蒋介石甘心做帝国主义的附庸,重新回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老路。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当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
                                                                                                       7 ·  ·
                                                                                                      2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