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党政研究2019年第6期
P. 26
史。由于现代工业文明是建立在手工业基础之上的,是手工业文明的 2. 0 版,因此,在和
中国传统农业文明 (农业文明 1. 0 版)的竞争中,始终处于高维优势。加之,现代工业
文明又和欧洲固有的商业文明相结合,产生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从而
实现了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封建主义文明的全面超越。
三、“一球两制”:现代化的两条途径及其竞争格局
(一)西欧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及其发展进程
欧洲封建社会,由于走的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并重的发展道路,商业贸易对农业和
手工业需求扩大的刺激,为农业和手工业领域的技术变革提供了动力。马克思在 《共产党
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
度公司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
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以
前那种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随着新市场的出现而增加的需求了。工
厂手工业代替了这种经营方式。行会师傅被工业的中间等级排挤掉了;各种行业组织之间
的分工随着各个作坊内部的分工的出现而消失了。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
加。甚至工厂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械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工
〔 8〕
业革命进一步刺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并逐渐把生产扩展到全球市场。
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社会的两极分化,从而加速了封建社
会经济结构的解体,推动了生产方式革命性变革:一方面,由于在商品竞争中失败,原来
的手工业生产者失去生产资料,变成不得不出卖自身劳动力的无产者;原来的农民,由于
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其占有的生产粮食的土地,也被迫改为工业用地,如发生在英国的羊
吃人的 “圈地运动”。在 “圈地运动”中丧失土地的农民,也加入到出卖自身劳动力的无
产者行列;另一方面,依靠现代工业而在商品竞争中的获胜者,迅速积累起大量财富,巨
额的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转化为资本。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和生产资料转化为
资本,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权、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是相矛盾的。因
此,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迫切要求从思想和理论上对封建专制主义和
教权主义进行批判,建立与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时代的需要,
是思想产生的沃土。在这一阶段,西欧先是经历了以 “人文主义”为内核的文艺复兴运
动和以反封建专制为内核的思想启蒙运动,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如文艺复兴时期
的 “文坛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和 “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
罗和拉斐尔,思想启蒙时期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他们集中力量批判教权主
义和封建专制主义,号召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为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建立在大工业基础之上的资产阶级,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指导下,在政治上需要做
的就是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把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大约从 16 世纪到 19 世纪,西欧各国
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成为现代工业
文明最有影响力的生产方式。“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
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
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政府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
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
即变成资产者。” 从中可以看出,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文明时期的 “东方中心主义”
〔 9〕
6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