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党政研究2019年第3期
P. 47

一、“五四”以前的现代化思潮

                  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很早就产生了现代化的萌芽,比如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
             了采矿厂和纺纱厂,雇佣了工人,突破了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从 16 世纪开始,在葡萄
             牙、西班牙、荷兰等殖民势力的冲击下,中国与诸国还是有不少通商贸易往来的,并没有
             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完全隔绝。但是,这样的萌芽始终没有发展出真正意义的现代化思
             潮。那中国的现代化思潮是从哪里萌发出来的?是在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中被动地发展起
             来的。
                  1793 年正处盛世的乾隆皇帝拒绝了英国使节马戛尔尼建立通商关系的请求,并在致
             英国国王书中写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中国的封
                                                                                                〔 1〕
             建统治者一向以 “天朝上国”自诩,视 “华夷之辨”为天经地义,不愿去了解和认识外
             部世界,满足于传统的小农经济社会,把允许外国人来华贸易作为一种礼节性的恩赐。一
             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在量的方面再发达,也无法抵御先进的生产方式带来质的冲击。康乾盛
             世的落日辉煌和优越感一直延续至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封建统治者终于从 “天朝上国”
             的迷梦中惊醒。
                  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就这样被西方列强的 “坚船利炮”炸开了,中国进入长达
             百年的 “危机———反应”发展路径。为了应对英国的侵略威胁,林则徐、魏源等统治阶
             级内部的先进人士奉行 “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启了了解世界、从异国寻求卫国之法的新
             风气,这是中国社会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只不过这时的 “长技”和 “法”
             更多的指船舰和枪炮等,即所谓 “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 。魏源在 《海国图
                                                                                     〔 2〕
             志》中明确指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林则徐在广州查
             禁鸦片时为防英国挑衅,从美国旗昌洋行购买了一艘千吨级的商船,后改装为兵船,装有
             34 门大炮。通过对比,他还发现英国的帆舰优于中国的师船,因此决心仿制英国帆舰。
             有西方人士记述道:“两三只双桅船在广州河面下水,这些船都是按欧洲船式建造的,可
             能加入帝国海军了。” 除了购船和仿造船,林则徐还提出了加强海防工事、整顿水师、建
                                   〔 3〕
             立兵民联合作战体制等御敌方法。准确讲,这一时期 “御夷图强”的思想还不属于现代
             化思潮,只是保家卫国的海防思想。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林则徐等人的主张没有受
             到最高统治者的认同,自然就不可能获得中国社会的普遍重视。他在向道光皇帝提出创建
             近代海军的密奏中称: “以关税十分之一,制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加”,皇帝朱批曰:
             “一片胡言!” 梁启超说:“凡 ‘思’非皆能成 ‘潮’;能成 ‘潮’者,则其 ‘思’必有
                           〔 4〕
             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 由于内部不具备开启现代化进程的条件,
                                                              〔 5〕
             而外部的民族危机也没有严重到能够撼动整个封建体制的程度,因此,林则徐、魏源等人
             的先进思想不可能变为一种社会思潮。
                  随着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到来,中国的内部阶级矛盾和外部民族矛盾日
             益尖锐,晚清政府维持统治的压力更大,既要 “靖内患”,又要 “御外辱”,一系列内忧
             外患不是购买或仿制一些西方的船炮就能解决的。农民起义军提出的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等制度方案冲击着晚清的政制,同时,随着通商开放口岸的逐渐增多,与西
             方人打交道的领域扩展到贸易、传教、航运、语言文化等各方面,中西普通民众之间的直
             接交流更加频繁。马克思在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道:“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
             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资本主义以它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
                                                                   〔 6〕
             改造落后的民族,在侵略和扩张的同时逼迫中国改变数千年的传统封建制度。中国社会经
             济发生剧烈变化,反映政治经济变化的观念形态也必然发生变化,洋务思潮兴起。
                                                                                                       7 ·  ·
                                                                                                      4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