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社会》2023年第2期
P. 97

社会·2023·2


               六、 结论与余论

               本文比较了国共两党对东北的战后接收方案,意在以此为棱镜,分
           别折射出两个政党关于建设中国方案的差异。 东北地区在近代史中的
           特殊位置,使其拥有强势的地缘政治和经济遗产。 其中,日据时代的遗
           产构成了潜在且长期的束缚, 而以苏联为核心的地缘政治构成了明显
           的障碍。 本文试图证明,接收方案并非自日本投降开始就由政党的组织
           原则确定,亦非注定成功或失败的。 相反,战后接收的实际走向并非政
           党高层能够预见的,当中经历了相当多的波折。 换言之,政党组织原则的
           运作既非顺势而为,也不是刚性的,而是具有丰富的能动面向,而本文
           着力呈现的组织体制就可视作组织原则嵌入区域政治经济传统的结果。
               具体而言,在国民党接收东北前期,张嘉 璈 曾多次对蒋经国表示,
           希望“经济合作”的事项能以国民政府的名义同苏联政府交涉,但蒋介
           石一直坚持将此事限制在东北区域内解决。 军事进展与主权接收、建国
           建政 皆 联 系 紧 密 ,东 北“前 方 ”的 军 政 动 向和 经 济 复 员 皆 受“后 方 ”牵
           制,熊式辉在其回忆录中屡屡表露出“东北行营毋宁为按照中央旨意办
           事的空壳组织”之意(转引自林志宏,2016:87)。 而国民党内部“武主文
           从”的组织特点(王奇生,2007)以及蒋介石本人对战事的直接插手,都
           加剧了区域接收与国民党实现“主权国家”战后复员间的冲突。
               更为重要的是,国民党在后续的接收及复员中,始终未能解决两个
           结构性的困境:首先,东北工业体系的运作机制是以农补工,其运转的
           核心在于交通,因此资委会在交通不畅的情况下,根本无力完成重工业
           的生产任务,只能完成局部性复工;其次,军队及行政人员始终固守城
           市,在战事严重时,兵力和物资的补充直接挤压了工业复产的空间。 换
           言之,国民党在东北接收时更重视经济基础的表面,忽略了东北的工业
           遗产背后有一个接近于军管的统治秩序。 由伪满所奠定的统制经济在
           东北的有效运转是以军政间的配合为前提的,这是东北在 20 世纪上半
           叶形成的最重要的制度遗产之一, 而国民党的组织原则中显然不具备
           延续这种统制经济的手段。 虽然因苏军的撤离, 东北主权问题得以解
           决,但工业复员的计划因经济不振、铁路不通而无法推进。 等到战事紧
           迫后,军事挤兑经济恢复的空间,条块冲突加剧,东北由政区转为战区,
           国民党的接收计划也以失败告终。


           · 90 ·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