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8 - 《社会》2022年第1期
P. 158
求助悖论:疾病众筹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
助信息转发次数均高于其他群体。 与帮穷扶弱的社会情感期待相反,疾
病众筹体现了基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健康医疗资源获得的梯度现象。
为何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高的患者筹款效果更优呢? 结合理论假
设,本文进一步开展了中介效应分析。数据结果表明,首先,线下人际关
系网络在上述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中介角色。 求助者及其家庭的社会
经济地位越高,其关系网络规模、网络多样性以及网络中蕴含的资源能
量更大, 以关系网络质量为核心的社会资本促进了求助信息的扩散与
有效动员,进而提升了众筹效果。 其次,以文案质量为代表的文化资本
虽有助于众筹成效,但其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关联微弱,并未构成连
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众筹效果的中介机制。
此外, 本文还着眼于疾病众筹成效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的消减与
优化途径。 研究发现,“求助悖论”取决于疾病众筹项目发起的场域,相
较于未在平台展示的项目, 被推送在该平台首页展示的疾病众筹项目
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程度显著下降。 当众筹项目由私人领域转向公
共领域后, 该项目会被更多不曾与求助人及其家庭有直接联系的人看
到,有助于提升低地位病患家庭的筹款效果。 但统计结果也表明,众筹
平台的推送虽然可以大幅缩小劣势群体的不利处境, 但尚不具有消除
和扭转这一劣势的力量。
本文还从事件发展的动态视角描述了筹款效果的社会经济地位差
异, 并发现低地位群体的求助劣势体现在项目存活时间短和平均捐款
额度低两个方面,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方面的劣势进一步强化。
该现象值得反思。 一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求助项目从熟人网络扩
散至公共网络,不仅可以打破地位同质性的影响,还可以强化“帮穷扶
弱”的道义原则,筹款差距应该不断被弥合。但事实恰恰相反,该结果意
味着, 低地位群体的求助信息更难传递出去, 即便项目信息传递出去
了,也依然徘徊于捐款能力或意愿较弱的社会成员中。
虽然“求助悖论”现象得到了数据支持,但疾病众筹项目中的绝大
多数求助人及其家庭在整个社会中仍然是地位较低的群体,至少是“暂
时性” 弱势群体。 这是因为处于社会中上层的家庭可自付大病医疗费
用,无需发起众筹。 因此,本研究中的“求助悖论”只在疾病众筹平台的
项目中得到了验证。 换言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疾病众筹总体上依然为
弱势群体开辟了全新的求助途径,尽管效果尚不够理想。 一方面,只有
·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