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社会》2022年第1期
P. 128
不稳定就业与农民工市民化悖论:基于劳动过程的视角
资本获取剩余价值的手段更为隐蔽。 其隐蔽性在于,表面上不稳定就业
能够提高农民工个体的收入水平, 但是其所带来的收入增长不足以实
现劳动力再生产。 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不稳定就业不会提升农民工的
群体性收入。 这就在劳动者自由选择的表象下,有效地保证了资本的利
润率。 借用汉娜·阿伦特( Hannah Arendt)的逻辑,在现代社会“资本逻
辑”的操纵和控制下,由于淡化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资本对
劳动者的奴役更强也更加隐秘(阿伦特,2012:46)。 人表面上得到了自
由,其实是不自由的。 对农民工来说,他们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
力,但除此之外不拥有其他生产资料,只能通过出卖劳动力换取其他商
品。 他们没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资源和权利,不得不依附于资本。 农民工
虽然可以自由地转换工作,跨区域、跨行业流动,但流动并不能带来群
体性收入的增加,反而强化了群体内部的竞争。
作为全球化生产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在实现了快速经济增
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影响,而农民工恰恰是
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追逐利润的产物, 由此劳动过程理论成为理解劳
资关系和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重要分析工具。 正如西尔弗 (2016:38-
68)对《劳动的力量》一书核心内容的总结:“资本转移到哪里,劳工与
资本的冲突很快就会跟到哪里。”无论是布雷弗曼的“去技能化”还是布
洛维的生产政治理论,都是基于对固定职员生产关系的分析,而伴随着
新自由主义而来的席卷全球的不稳定就业对已有理论提出了挑战。 本
文对劳动过程理论的贡献在于, 将不稳定就业作为新形势下资本积累
的方式,试图从中发现资本掩盖剩余价值、消解工人阶级意识的内在逻
辑。 如果不稳定就业作为一种生产方式长期存在,那么很可能会改变户
籍身份对农民工的现实意义,或者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需要加以调整。
另外, 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人们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决
策,如降低身份认同、助长社会失范等(Kalleberg,2009),应引起政府和
学界的重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阿伦特,汉娜. 2012. 人的境况[M]. 王寅丽,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布雷弗曼,哈里. 1979. 劳动与垄断资本[M]. 方生,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蔡 昉. 2010.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 经济研究(4):4-13.
陈映芳. 2005.“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 社会学研究(3):119-132.
·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