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9 - 《社会》2020年第2期
P. 229

社会 · 2020 · 2

   类型 。 与之相仿 , 德易芝 ( 犇犲狌狋狊犮犺 , 1975 ) 提出 , 在结合社会情境因素的
   前提下 , 主要存在三种相互竞争的分配偏好 , 分别是 “ 比例原则 ”
          )、“ 平等原则 ”( 犲 狇 狌犪犾犻狋 狔
   ( 犲 狇 狌犻狋 狔                ) 和 “ 需求原则 ”( 狀犲犲犱 )。 上述两种分类
   中的关键维度尤以能力取向 ( 比例原则 、 经济自由主义 ) 和平均取向 ( 平
   等原则 、 平等主义 ) 为人们所强调 。 我们也根据问卷中的相关题器 , 探
   索生成 “ 平均主义 ” 与 “ 能力主义 ” 两项因子 , 分值越高 , 表示某一价值取
   向越强烈 ( 见表 3 )。
                    表 3 : 价值偏好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题器                     测量方式      平均 能力
                                                      主义 主义
    进城农民工应该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                              0.732 0.144
    应该从有钱人那里征收更多的税来帮助穷人                              0.649-0.071
    应该尽量创造条件提高工人和农民的收入                     1. “ 不同意 ”0.709 0.110
    有的人挣的钱多 , 有的人挣得少 , 但这是公平的              2. “ 同意 ” -0.021 0.584
    孩子够努力 、 够聪敏 , 都能有同样的升学机会                         0.061 0.743
    工人和农民的后代有同样多的机会成为有钱 、 有地位的人                      0.146 0.713
    解释方差比例 ( % )                                     24.76 23.99
    特征值                                              1.485 1.439
     注 : 表中为极大化旋转后的因子载荷 。
      除了上述变量 , 在统计分析中我们还纳入受访者的社会人口属性
   变量 , 包括性别 、 年龄 、 户籍 、 婚姻状况 、 政治面貌 、 工作状态等 , 并将受
   访者的年龄限定在 80 岁及以下 , 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 。 具体变量描
   述如表 4 所示 。

       四 、 统计结果分析

       ( 一 ) 感知差距与公众容忍度
       我们首先查看公众的感知差距状况 。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
   在受访者中 , 自感中国收入差距较小的比例为 6.45% , 自感一般的比
   例为 21.59% , 而自感较为严重的比例为 71.96% 。 也就是说 , 有超过
   七成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的收入和贫富差距较为严重 , 但这是否意味着
   民众的感知差距十分强烈呢?
       由于全国层面的客观收入差距状况在单一年份仅是一个恒量 , 限
   于缺少连贯数据资料的辅证 , 我们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对感知差距的
   强弱程度进行判断 。


    ·  2 ·
       2
      2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