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2 - 《社会》2020年第2期
P. 222

收入差距 、 不平等感知与公众容忍度

   的分析 , 客观差距除了通过情境效应直接影响个体容忍度外 , 也会影响
   其对差距的感知 。 相关研究还强调 , 除了这些直接效应 , 客观差距还会
   通过感知差距的传导间接影响容忍度 , 但这一传导过程像 “ 滤镜 ” 或光
   的反射那样 , 会产生缓冲效应 ( buffereffect ), 在不同程度上削减实然
   差距的影响 ( Schrder , 2017 )。
       那事实是否必然如此 , 即为何客观差距会通过感知差距进行传导 ,
   仍有必要从以下方面加以理解 :
       有研究在探讨收入差距与民众满意度的关系这一议题时 , 强调并
   提出既往研究在解释路径上忽视了客观情境与主观福祉 ( sub j ective
            ) 之间的中介转换环节 , 而社会地位感知 ( erce p tionsof
   wellbein g                                       p
   socialstatus ) 作为一种关键的心理机制 , 无论从理论逻辑还是社会实
   际出发 , 都不可忽视 ( Schneider , 2019 )。 一方面 , 人们的地位感知受收

   入不平等的影响 , 过大的收入差距会产生分化效应 ( differentiation
   effect ), 使多数民众降低主观地位认同 ; 另一方面 , 主观社会地位对满
   意度在微观心理层次上会产生直接影响 ( salienceeffect )。 事实上 , 如
   果从参照比较的理论视角进一步审视客观差距与感知差距之间的关
   系 , 无论是人们的主观地位认同还是相对剥夺感 , 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对
   客观收入分配状况的主观感知反应 。 这不仅是因为 , 收入的分化程度
   影响了人们用以参照比较的框架结构与边界范围 ( 高勇 , 2013 ), 而且也
   因为 , 人们较为普遍的 “ 比上不比下 ” 心态 ( u pp eranchor ) 会由于收入
   分化的加剧而将更高收入者作为比较对象 ( Bo y ce , 犲狋犪犾. , 2010 ;
   犆犺犲狌狀 犵 犪狀犱犔狌犮犪狊 , 2016 ), 进而产生更多的负向感知 , 降低地位认同或
   增强相对剥夺感 。 同理可知 , 在收入不平等影响民众容忍度的过程中 ,
   横亘其中的一项心理机制应是不同个体是否感知到以及在多大程度上
   感知到客观差距 。 我们因此尝试建立 “ 传导效应假设 ” 如下 :
       犎3 : 客观收入差距通过感知差距的传导影响个体容忍度 。
       犎3犪 ( 效应检验 — 部分传导 ): 在客观收入差距影响显著的条件下 ,
   引入感知差距后 , 二者的影响效应同时显著 , 但前者的效应减弱且其对
   感知差距有显著影响 。
       犎3犫 ( 效应检验 — 完全传导 ): 无论客观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否显著 , 引
   入感知差距后 , 仅后者的效应显著且客观差距对感知差距有显著影响 。
       进一步看 , 从社会现实出发 , 虽然个体无不嵌入在社会情景之中 ,


                                                             5
                                                            2
                                                          · 1  ·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