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社会》2020年第2期
P. 10

科举 、 商品化与社会平等 : 清代广西土司社会的 “ 文明化 ”

   间存在什么断裂 , 他们用具有新 “ 风气 ” 意涵的 “ 文明 ” 概念来诠释其上
   述行为 , 如此一来 , 传统中国的 “ 文明化 ” 与来自西方的 “ 文明 ” 很自然地
   实现了无缝对接 。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过程 。 郝瑞 ( 犎犪狉狉犲犾犾 , 1995 : 3-36 ) 在他极有
   影响的一篇论文中提出 ,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历经了三种或四种 “ 文
   明化工程 ”( 犮犻狏犻犾犻狕犻狀 犵狆 狉狅 犼 犲犮狋狊 ), 其中基于 “ 儒教文明 ” 而推行的 “ 教化 ”
   工程是这一地区各族群的共同文化遭遇 。 郝瑞等人的讨论比较关注其
   他几种更为近代的 “ 文明化工程 ”(“ 佛教文明 ”“ 基督教文明 ” 与当代社
   会工程 ) 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社会及文化的影响 ( 犎犪狉狉犲犾犾 , 1995 ), 而广
   西的个案似乎告诉我们 , 这几种不同的 “ 文明化工程 ” 之间其实存在着
   “ 文明 ” 的某种共同性 。
       从目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来看 , 广西壮族土司地区的这一社会历
   史过程也提供了一个边疆非汉社会主动应对中央王朝 “ 教化 ” 策略的少
   有事例 。 罗威廉 ( 2007 ) 在考察清乾隆年间陈宏谋在云南非汉社会推广
   “ 教化 ” 时注意到 , 他自己更多的是从 “ 帝国的视角 ” 来关注中央王朝及
   受过儒教训练的官员如何在边疆推行 “ 教化 ”, 而忽略了 “ 非汉人民对清
   朝扩张者政策的情感反应 ”。 显而易见 , 这类研究容易将 “ 教化 ” 视为中
   央王朝自上而下推动 , 非汉社会只是被改造甚至被 “ 同化 ” 的客体 , 而忽
   略了地方社会的主体性 。 本文通过对壮族土司社会内部的碑文与契约
   文书材料的分析 , 提供了一个非汉社会对中央王朝 “ 教化 ” 的理解与反
   应的不同视角 , 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罗威廉 ( 2007 : 88 ) 所期待的 “ 另外一
   个研究课题的任务 ”。
       因此 , 在本文看来 , 这一个案可以引发有关 “ 文明 ” 普遍性的若干思
   考 。 科举与中国社会进步性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热烈讨论的话题 , 持
   肯定态度的学者认为科举带来了社会平等与社会流动 , 是人类文明史
   上的重大进步 ( 何炳棣 , 2013 : 316 ), 而持否定态度的学者 1 则认为科举

   并没有给中国社会带来实质意义上的平等与社会流动 。 依据本文的事
   实 , 我们或许能看到上述争论的局限性 : 对中国内地社会而言 , 科举所
   推动的社会平等是 “ 多 ” 与 “ 少 ” 或者 “ 好 ” 与 “ 坏 ” 的问题 , 但对于边疆社



   1. 持这一立场的学者有郝若贝 ( 犚狅犫犲狉狋犕.犎犪狉狋狑犲犾犾 )、 韩明士 ( 犚狅犫犲狉狋犘.犎 狔 犿犲狊 )、 艾尔曼
   ( 犅犲狀 犼 犪犿犻狀犃.犈犾犿犪狀 ) 等人 。 李弘祺 ( 2003 ) 对双方的观点进行了讨论


                                                             3
                                                            ·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