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社会》2020年第2期
P. 9

社会 · 2020 · 2

     狋犺犲犻狉狊狋犪狋狌狊犪狀犱 狆 狌狉狊狌犲犲 狇 狌犪犾犻狋 狔 .
     犓犲 狔 狑狅狉犱狊 : 犻犿 狆 犲狉犻犪犾犲狓犪犿犻狀犪狋犻狅狀 , 犮犻狏犻犾犻狕犪狋犻狅狀 , 犌狌犪狀 犵 狓犻 , 犆犺犻犲犳狋犪犻狀狉犲 犵 犻狅狀




       一 、 引言

       公元 1892 年 9 月 , 时值清光绪十八年 , 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
   新县境内的太平土州岜零村农民凌高云 、 梁作清 、 农光文 、 李启智等 20
   人 , 将已备足的款项交与当时的世袭太平土州知州李 糶。 他们换来的
   不仅是李 糶 一次性免除了他们及其后代所承担的夫役 , 更重要的是允
   许其后代参加清王朝举办的科举考试 , 以及进入这一时期已经兴起的
   各类新式 “ 学堂 ” 学习 。 土司的这一承诺被刻在石碑上并竖立在村落里
   “ 以垂永久 ”。 在碑文中 , 他们这样表述上述过程赋予的时代意义 :
           以开风气 , 而进文明 , 一概与平民无异 。( 广西民族研究
       所 , 1982 : 66 )
       这段话在当时非常有新意 。“ 文明 ”“ 学堂 ”“ 平民 ” 甚至 “ 风气 ” 都是
   晚清时期随着新 “ 风气 ” 兴起而进入中国社会生活的新名词 , 因此上述
   碑文很容易让我们理解为是此一时期的新 “ 风气 ” 催生了土司社会底层
   成员对 “ 文明 ” 与 “ 平等 ” 的追求 , 进而通过努力从土官手中争取到了这
   项权利 。 换言之 , 我们很容易将其理解为是当时西方新思想 、 新观念的
   传入在中国边陲社会引起的回响 。
       有意思的是 , 事实并不全然如此 。 当我们由此追溯当地的社会历
   程时 , 会发现这一事件是明清以来当地社会历史进程的延续 : 自明清以
   来 , 当地非汉土著居民即壮族民众因应中央王朝在这一地区推行的 “ 教
   化 ” 政策 , 积极争取参与科举考试的资格 , 而上述以及该地区其他一些
   碑文所展示的正是该区域内最后一批被排斥在科举考试之外的社会成
   员 (“ 役民 ”) 集资购买参与科举与进学资格的过程 。 也就是说 , 尽管碑
   文中的 “ 文明 ” 等词汇的确来自于西方 犮犻狏犻犾犻狕犪狋犻狅狀 这类概念 ( 张江华 ,
   2018 ), 但碑文中所呈现的历史过程则是基于中国本土社会与文化逻辑
   发展的结果 。 因此 , 太平土州的这些碑文告诉我们的历史事实是 : 在清
   末这一时间节点上 , 广西土司地区传统社会的 “ 文明化 ” 进程正好与此
   一时期远道而来的西方 “ 文明 ” 话语相遇 , 而当地社会并不认为这两者


    ·  ·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