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1 - 201903
P. 241
社会· 2019 · 3
从推动妇女走出家庭转向鼓励妇女回归家庭,从消解男女的性别差异
转为照顾女性的生理特性,从政治领域、文化领域转向了经济生产领
域。 1943 年 2 月,中共中央下发文件指出,“动员妇女参加生产是保护
妇女切身利益最中心的环节”,“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
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必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中央文献
研究室, 2011犫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妇女政策温和化的转向并非是一
步到位的事件,而是持续数年的过程。它萌芽于毛泽东 1940 年 2 月写
给中央妇委的信,完成于中共中央 1943 年的“四三决定”;它首先发生
在革命党的机构内部(党政军学“公家部门”),然后才扩展到群众之中。
需要强调的是,中共妇女政策的温和化不是对传统性别分工的全
然回归,更不是对传统习俗的全然将就。传统的男耕女织的性别分工
是自然经济的产物,而延安时期妇女纺织的发展却是政治动员下商品
经济的结果,妇女纺织所需的原料、工具、技术以及纺织产品的收购都
有政府的介入,妇女纺织的劳动成果可以精确地货币化,女性对家庭的
贡献无法被抹杀,女性家庭地位的提升也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晋绥边
区妇女工作联合会, 1991 : 815 )。妇女回归家庭生产也不是回归传统的
家长式家庭,而是在回归中“建设新式家庭”,实现家庭生活的民主化和
平等化。 27 妇女在新式家庭中通过参与合作社的纺织劳动实现了经济
独立,获得了家庭事务的发言权和更为平等的家庭地位,不再是男性的
附庸。 28
六、结论与讨论
中共激进的妇女政策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的
色彩,但也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由于中国革命的小农社会背景,中共
的妇女解放政策淡化了性别平等与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联系。中共所
领导的革命虽然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但在性别问题上受意
识形态的束缚更少,妇女政策调整的余地也因之更大。中共妇女政策
温和化是革命党适应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动态变化的策略调整。中日
民族矛盾的尖锐化首先推动了中共阶级政策的调整,阶级矛盾的缓和
27. 吴殿甲 . 襄垣李来成的新式家庭是怎样建立的?[ 犖 ] . 解放日报( 1944 年 8 月 9 日) .
28. 《解放日报》社论 . 发扬根据地新式家庭[ 犖 ] . 解放日报( 1944 年 8 月 25 日) .
·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