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社会》2019年第1期
P. 107

社会· 2019 · 1

   书写者在阐释中不断重构新的方法实践,这些实践或被明言,或只是隐
   性策略。本文揭示产生意涵的思想过程,从而看到有关质性方法更加
   丰富的思想世界。思想史视角相信,只有通过对特定文本及其语境的
   分析,研究者才可以呈现意涵( 犔犪犆犪 狆 狉犪 , 1982 : 50 )。文本承载了书写者
   错综复杂和不断流动的书写意向,也承载了他们所运用的知识、逻辑链
   条、判断评价,还承载了他们并未意识到的凝固化的知识结构。文本是
   一种话语媒介,它可以被不断阐释。这种阐释可以来自于书写者自己,
   也可以来自于阅读者( 犆犺犪狉狋犻犲狉 , 1982 : 39-40 ; 犔犪犆犪 狆 狉犪 , 1982 : 57-85 )。
   通过文本阐释,书写者的思想过程得以展现,而有关方法意涵的知识系
   统也得以呈现。
       本文将展现这样的思想过程:( 1 )方法论 3 如何引导对特定研究方
   法的选择;( 2 )当方法论与现实情况存在差距时,书写者如何在原有方
   法论立场中发展对质性方法新的理解以捍卫自身的合理性;( 3 )书写者
   如何在强调与其他立场的区分中发展对方法的理解。通过对思想过程
   的研究,本文围绕“意涵”建立起新的方法知识系统,一些有关质性方法
   新的认识会由此产生。这些认识包括但不限于:研究方法的选择是如
   何随方法论意识的不同而改变的,对方法论局限性的理解如何催生出
   新的研究策略,对“比较”的不同理解与实践方式,对“理论化”的不同理
   解与实践方式,等等。这些认识揭示了看似相同的方法背后所蕴含的
   巨大的意涵和实践差异。本文揭示了融于具体思想过程中的方法意涵
   差异,这将大大扩展质性方法的视域。一种围绕“意涵”而展开的方法
   知识体系将有可能被建立起来。思想史视角也为反思性的质性方法知
   识构建提供了可以付诸实践的路径。


   3. 本文所说的“方法论”是关于“何以知之”的认识论逻辑,也就是说明为什么按照某些特定的
   研究方法就可以发现因果性。方法论,如本文讨论的推论、充分必要性和意义研究,是被一定
   研究群体所共享的知识。首先,方法论是一种逻辑体系,需要按照逻辑推理来自洽性地说明
   “何以知之”。其次,方法论是一种研究立场。本文谈到的方法书写者相信这种立场需要体现
   在具体的方法操作中。最后,方法论还是一种认同,书写者因赞成某些方法论而宣称自己按
   照此方法论展开研 究,因 反 对 某 些 方 法 论 而 在 研 究 中 强 调 与 之 区 别。本 文 所 说 的 因 果 性
   ( 犮犪狌狊犪犾犻狋 狔 )包含两种类型:体现在叙事中的因果性和体现在因果识别中的因果性。第一个类
   型是关于结果如何产生的叙事。叙事中隐含了叙事者对原因的理解。这样的过程在本文也
   被称为“因果过程”。第二个类型是对原因的识别。是对“为什么”的回答。回答的方式是用
   理论概念概括原因,这样的原因可以是关于变量间因果相关性的,也可以是关于概念间充分
   必要性关系的,还可以是对整体因果过程的综合概括。

    · 1 0 0 ·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