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社会》2018年第6期
P. 90
“转型与发展:中国社会建设四十年”笔谈
不仅包括了各种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的引进,还包括科举制度的废
除,学府制度的改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知识的普及……” 3 。其后由
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近代中国的这场变革未能持续下去,但人格和
精神上的新变化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向往。
1949 年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胜利后,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中国,
一直到 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党和国家都倡导青年人要做“又
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并以雷峰这样一个具体人物为榜样,为社会
主义“新人”拟定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在相当长的时间
内激发出年青一代改造中国的激情和斗志。然而,同样令人遗憾的是,
“文革”十年,包括“上山下乡”在内的一系列极左运动,使年青一代受到
了深深的伤害,以致 1976 年他们通过“四五”运动向旧有体制发起了严
峻的挑战。
青年的抗争和老一代革命家的果敢,促成了 1976 年的惊世之举和
随后而至迄今已 40 年的变革。但当北岛们喊出“我不相信”之时,在改
革开放之初,原有价值观的坍塌也使中国人陷入了自近代以来的第二
次信仰危机,甚至比第一次更为严峻。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潘晓 讨
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虚假的道德说教和严峻的社会现实之间
的矛盾,但它引发的价值观大讨论却矫枉过正,在个人与群体/社会的
关系问题上让个人的“钟摆”摆过了头。此时,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建设
起码在精神层面面临困境。
1992 年之后,社会主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迈进,以一种静
悄悄的方式,使中国人的价值观发生转变:一方面,与市场经济同时生
长起来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流动意识、竞争意识、公平观念甚至全球
意识愈加彰显;另一方面,在理想主义精神消失,价值观变得越来越多
元的同时,生活世界的世俗化和功利化倾向日益明显,“潘晓讨论”虽然
被行政手段终止了,但由此拨动的钟摆却继续朝向个人的一端摆动。
一时间,个人主义大行其道,甚至漠视集体、社会、国家的极端行为也不
鲜见。个体与群体(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问题再度紧张,甚至变得
愈加尖锐。
笔者认为,当代中国人价值观或社会心态重建所面临的问题,依旧
3. 林语堂 .1994. 中国人[ 犕 ] . 郝志东、沈益洪,译 . 上海:学林出版社: 40.
· 8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