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2 - 《社会》2017年第5期
P. 202
中国城市居民的配偶家庭与精英地位获得
完整的,基本上都忽视了配偶家庭的作用。尽管从常识上人们都认为
婚姻会影响精英地位获得,但这种影响的具体过程仍然有待数据检验。
而且,从生命历程的视角来看,配偶家庭是在个体成年以后才进入,那
么它的影响是否会有别于个体的原生家庭呢?另一方面,目前关于原
再分配体制下的精英与市场精英的流动研究主要讨论的是代内流动与
转化,对代际流动与转化的相关研究较少,而从婚姻路径讨论的研究几
乎没有。基于此,本文将着重讨论当代中国城市中配偶家庭对个体精
英地位获得的影响,以丰富我们对精英地位获得的认识,并借此透视城
市社会结构形成的机制。
一、市场转型背景下的精英地位获得研究
关于 1949 年以后的精英地位获得研究,研究者最开始关注的是改
革前的再分配经济是否成功实现了“去分层化”。尽管有学者认为改革
之前的中国社会不平等程度非常低( 犘犪狉犻狊犺 , 1981 ),但多数研究显示,
中国社会在改革前依然存在一个以再分配体制下的干部为主体的精英
阶层,他们享受较高的隐性福利,其子女在教育、职业和工作单位获得
上也更具优势( 犔犻狀犪狀犱犅犻犪狀 , 1991 ;周雪光, 2015 )。魏昂德( 犠犪犾犱犲狉 ,
1995 )进一步指出,这个精英阶层内部存在分化,包括管理干部精英与
技术干部精英,二者的获得路径是不一样的:政治忠诚(党员身份)是获
得管理干部精英的必要条件,却没有对人们成为技术干部精英有所助
益,而专业能力(教育水平)是成为技术干部精英的必要条件。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研究者很快将注意力转向这场巨
大转型带来的社会影响,并且围绕“市场转型理论”出现了大量研究与
争论。争论的核心在于,市场权力是否取代了原再分配权力成为社会
资源分配的主导力量,由此,新兴市场精英是否取代了原再分配体制下
的精英( 犖犲犲 , 1989 )。概括来讲,虽然改革后的中国重新出现了一个在
改革前被消灭的市场精英阶层,但在目前的政治经济体制之下,市场精
英很难 取 代 原 再 分 配 体 制 下 的 精 英 ( 犅犻犪狀犪狀犱犔狅 犵 犲狀 , 1996 ; 犣犺狅狌 ,
犲狋犪犾. , 1996 )。
另一方面,研究者关心谁将成为新兴的市场精英,是原再分配体制
下的精英还是一般社会成员。“市场转型理论”与其反对者各持一端,
伊亚尔等( 2008 )提出“精英分化理论”,他们认为,不是所有的再分配体
· 1 9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