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社会》2017年第4期
P. 46
传统乡村社会小农家庭女性的经济贡献及其决定因素
熟或一年两熟。年降水量由淮河流域的 800 — 1000 毫米,减少为黄河
下游的 600 — 700 毫米,再降至京津一带的 500 — 600 毫米,降水不均
衡,夏季降水可占全年的 50% — 75% ,年相对变化率达 20% — 30% 。
华北平原的海拔高度大多在 100 米以下,主要是冲积扇平原地貌。土
壤主要为黄土、黄潮土,这类土壤肥力较高,土层深厚(吴松弟, 2015 )。
华北平原的河道流水量仅为长江流域的 1 / 8 至 1 / 6 ,河道系统不足以
用于灌溉,灌溉以个别农户的小型水井为主(孙敬之, 1957 )。因此,华
北平原以旱作农业为主,所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谷子、玉米、甘
薯、大豆、高粱以及棉花等(韩茂莉, 2012 )。在这种经济结构下,北方女
性由于其体力条件限制几乎不参加高粱和谷子的耕作,主要负责收割
,
大麦、采摘棉花以及手工纺织( 犎狌犪狀 犵1985 )。
江南地区 属 于 亚 热 带 季 风 气 候,降 水 丰 富,日 照 充 足,年 降 雨 量
1100 — 1600 毫米,无霜期长达 230 至 250 天。根据地势高低分为沿海
沿江的高田地带、太湖周围的低田地带和太湖平原地带。高田地带海拔
高度为 4 — 6 米,以砂质土壤为主,透水性强、保水性弱、含微碱性,河网
稀疏,适合种植耐旱并具有抗碱能力的棉花、小麦等。低田地带海拔高
度在 4 米以下,以壤质粘土为主,湖网圩田地区土壤质地粘重,适宜种植
桑树。太湖平原地带海拔高度为 2 — 5 米,主要为水稻土,保水、透水性
良好,保肥、供肥能力较强,土壤肥沃,河流湖泊密布,水网密集,水面面
积约占平原面积的 28% ,千亩以上的湖泊有 128 个(任美锷等, 1999 )。
江南地区农田水利灌溉便利发达,形成水旱作物相辅的生态系统,以水
稻、小麦为主的水旱轮作,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至三熟,同时发展桑蚕
业、棉纺织业、丝绸业、茶业等产业( 犎狌犪狀 犵1990 )。在这种经济结构下,
,
小农家庭不仅存在“男耕女织”的劳动分工模式,“夫妇并作”的男女同工
模式也较普遍。江南地区的女性不仅参加大田农作,与男子共同劳动,
还参与育蚕、采茶、摘棉花以及缫丝织布等活动( 犎狌犪狀 犵1990 ;王仲, 1995 ;
,
李伯重, 2003 )。在北方地区,尽管随着棉花种植的推广,妇女的劳动参与
也有所增加,但不论劳动量还是劳动强度都比不上江南地区的妇女,北
方妇女“不似南方村妇能服姘胝之劳也”(王仲, 1995 )。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南北方地理禀赋的差异导致小农家庭产
业比重的不同,影响了南北方家庭的劳动分工模式和女性的劳动参与
· 3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