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8 - 《社会》2017年第4期
P. 228

观点与链接:在线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政治极化


   性在于,它是一种技术运用,又是一种媒体,还是一种社会网络(陈福
   平, 2013 )。作为技术应用,社交网络允许用户自主控制与其他信息源
   或用户所具有的联系;作为媒体,所有主要的社交网络都允许其成员可
   以自主形成一个以任何话题或主题为中心的传播团体( 犠犻犾犾犻犪犿狊犪狀犱
   犌狌犾犪狋犻 , 2012 );作为社会网络,它不仅可以使用户连接线下社会网络,
   而且用户还可以通过在线互动拓展新的线上社会网络。总而言之,社
   交网络上所传播的内容具有高度自主性,而其链接又嵌入于社会网络
   之中。例如在微博或推特上,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要关注谁,屏蔽谁以及
   发布什么样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会因为个体在线网络的规模和影响力
   等社会网络特质,起到不同的自媒体效果。
       如今,在线社交网络对民主政治和公众讨论发挥着重要作用。那
   么,群体极化在社交网络中仍然存在吗?一些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个结
   论。吉尔伯特等( 犌犻犾犫犲狉狋 , 犲狋犪犾. , 2009 : 1-10 )对脸书用户的强弱链
   接进行的研究表明,用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观念隔离现象。而盖恩斯
   和曼达科( 犌犪犻狀犲狊犪狀犱犕狅狀犱犪犽 , 2009 )对美国中学生脸书使用者进行聚
   类分析,也发现了用户存在政治倾向上的分野。同样的现象也在推特
   上存在。康诺弗 等 人( 犆狅狀狅狏犲狉 , 犲狋犪犾. , 2011 )使用聚 类方法分析 了
   2010 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的前六周里超过 25 万条的推特消息,结果
   表明,政治信息的转发网络存在高度的两党隔离结构,而评论网络也表
   现出一边倒的状况。
       但是,另 一 些 实 证 研 究 却 提 出 了 相 反 的 观 点。 穆 兹 和 曼 达 科
   ( 犕狌狋狕犪狀犱犕狅狀犱犪犽 , 2006 )通过对推特上的大数据分析发现,在任意的
   网络结点之中也可以观察到跨意识形态的联系。雅迪和博伊德( 犢犪狉犱犻
   犪狀犱犅狅 狔 犱 , 2010 )在研究推特使用的群体极化时发现,极化的观点可在
   短时间内发生,但过一个月后会恢复正常,其原因在于,人们喜欢享受
   传播那些具有戏剧性和流行性的观点。所以,当事件发生后会有一个
   极化高峰,但随即会下降。人们虽然更喜欢与那些会分享自己观点的
   人互动,但同时也会积极参与到那些他们所不同意的观点中。总而言
   之,在线社交网络上是否存在严重并持续的政治极化现象仍是一个有
   争议的议题。大部分研究只是对政治极化现象做描述性分析,但对其
   形成机理并没有做进一步的探讨,尤其对于在线社交网络本身是否存
   在促发群体极化的演化机制缺乏足够的研究。基于以上理论动机,本

                                                          · 2 2 1 ·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