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社会》2017年第3期
P. 94

中华帝国治理的“不可能三角”与治乱周期:从“风险论”出发


   2017 ;刘建 军、马 彦 银, 2016 )。 基 于 前 述 研 究,本 文 尝 试 从 曹 正 汉
   ( 2017 )提出的“风险论”出发,进一步探索中华帝国治乱周期的规律。
       中国历史治乱兴衰周期是一个跨时代跨学科的宏大议题,古今学者
   从未停止探索周期背后的定律,尝试从不同的视角(人口、地理、经济、气
   候、法制、文化意识形态等)给出解释。本文拟从“政权存续”理论视角,
   深入探求中国历史上治乱周期与统治者风险治理策略之间的关系,以及
   在治乱之间,统治者是透过什么机制调节动态平衡以维系政权,又为何
   调节风险平衡机制在某些时候能奏效,却在另一时间点上失灵。
       在梳理历朝治乱更迭的历史过程后,本文发现,帝国统治者为维持
   政权所需面对的主要风险有三:政变、民变和外患风险,但在财政约束
   下,无 法 三 者 兼 顾,只 能 取 其 二,形 成 风 险 治 理 的 “不 可 能 三 角 ”
   ( 犻犿 狆 狅狊狊犻犫犾犲狋狉犻狀犻狋 狔 )。
       一个普遍的风险治理模式变迁过程是:开朝之初,天下甫定,统治者
   以政变、民变风险控管为优先,采取政治制度改革及休养生息的民生政
   策,史家多称之为“治世”;稍后,外患(可能是积极军事扩张,也可能是防
   御性军事行动)打破了财政平衡,统治者一改轻徭薄赋政策,通过提增税
   收徭役支持外患及政变风险的治理成本,也因而引发民变,是为“乱世”;
   为避免大范围民变威胁政权,统治者选择止战,再度以民变、政变风险控
   管为优先,是谓“中兴”。直到下一次的外患打破财政平衡,开启另一个
   治乱循环,又或者风险平衡机制失灵,统治者失去政权,朝代灭亡。
       检视历朝中兴治世统治者调节风险失衡的主要策略,不外乎是休
   兵止战、轻徭薄赋、抑制土地兼并、税制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等
   等。然而,同样的调节策略,越到朝代晚期越难奏效,偶有中兴治世,都
   不如前期来的长久稳定。藉由长时段的过程追踪( 狉狅犮犲狊狊狋狉犪犮犻狀 犵                      ),本
                                                狆
   文发现,调节机制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帝国建立之初,随着时间积累
   及无节制的笼络甄补,防范政变所采取的政治吸纳(笼络、甄补)渐渐形
   成结构性问题。庞大的政治联盟不但造成财政负担、行政效率低下和
   党争不断等问题,更形成全国性的特权阶级,兼并土地,破坏作为税赋
   和维持常备军基础的均田制和国家基础权力,并成为阻止改革的既得
   利益群体。
       本文将分成四个部分,依次论述上述发现与观点。



                                                           · 8 7 ·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