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社会》2017年第2期
P. 118

再分配与幸福感阶层差异的变迁( 2005 — 2013 )


       陆学艺( 2010 : 405 )认为中产阶层是近年来明显获益的阶层。比
   如,在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工作的个体较少存在经济上的相对剥夺感,因
   而幸福感较高( 犎狌 , 2013 )。但布罗克曼等( 犅狉狅犮犽犿犪狀狀 , 犲狋犪犾. , 2009 )
   指出,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各个收入层次群体的幸福感都有所下降。伊
   斯特林等( 犈犪狊狋犲狉犾犻狀 , 犲狋犪犾. , 2012 )认为,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总体幸福
   感无显著增长是因为改革初期相对平等化的生活满意度已经为日益加
   大的阶层差距代替,中上收入阶层的幸福感虽有所上升,但教育程度较
   低和收入较少的底层的幸福感却显著下降。 6 该现象背后的一个重要
   原因是社会不平等状况的恶化,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总体、农村和城镇
   的基尼系数一直处于增长态势, 1992 年以后,中国的基尼系数始终等
   于或高于 0.4 (程永宏, 2007 ), 2003 — 2012 年也未呈现下降趋势(杨耀
   武、杨澄宇, 2015 )。在快速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大量财富为上层攫取,
   这一“顶层驱动的不平等”导致 “受挫的得利者”( 犳狉狌狊狋狉犪狋犲犱犪犮犺犻犲狏犲狉狊 )
   ( 犌狉犪犺犪犿犪狀犱犘犲狋狋犻狀犪狋狅 , 2002 ),也即中国人常说的“端起碗吃肉,放下
   碗骂娘”。在东欧剧变前,塞勒尼等( 2010 : 152 )就指出,市场改革虽具
   有一定的平等化效应,但也开始造成各种不平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
   再分配造成的不平等和市场导致的不平等会互相强化,而非彼此抵消。
       但收入不平 等 也 常 有 益 于发 展和 经 济 增 长,以 及 幸 福 感 的 提 升
   ( 犜犪狅犪狀犱犆犺犻狌 , 2013 ;迪顿, 2014 )。与“相对剥夺理论”相反,“隧道效
   应理论”认为,幸福感不仅取决于现在的满意度,也受未来预期的影响。
   较高的收入不平等会被认为是经济前景良好的一个信号,会带来更多
   的工 作 机 会 ( 犎犻狉狊犮犺犿犪狀犪狀犱 犚狅狋犺狊犮犺犻犾犱 , 1973 ; 犕犪狉狊犺犪犾犾犪狀犱 犉犻狉狋犺 ,
   1999 )。犹如在隧道中堵车,当你看到前面的车辆启动时你会很高兴,
   因为你觉得有希望开得更快些了。换言之,激励作用取代了羡慕与嫉
   妒。对中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一些研究支持“隧道效应理论”,发现所
   在 地 区 的 基 尼 系 数 越 高,个 体 的 幸 福 感 反 而 更 高 ( 犓狀犻 犵 犺狋犪狀犱
   犌狌狀犪狋犻犾犪犽犪 , 2010 ; 犑犻犪狀 犵犲狋犪犾. , 2012 )。而在控制“隧道效应”之后,地
                        ,
   区收入不平等(基尼系数)对个体幸福感具有显著负效应( 犠狌犪狀犱犔犻 ,
   2013 ),其中低收入群体所受影响可能更大(黄嘉文, 2016 ),那些认为收
   入更不平等的人的幸福感会更低( 犛犿 狔 狋犺犪狀犱犙犻犪狀 , 2008 )。因此,社会


   6. 在前苏联和东欧地区 的 转 型 国 家 中,生 活 满 意 度 下 降 最 严 重 的 是 教 育 程 度 较 低 的 群 体
   ( 犈犪狊狋犲狉犾犻狀 , 犲狋犪犾. , 2009 )。
                                                          · 1 1 1 ·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