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社会》2017年第1期
P. 104
工人、资本与国家:理解工人阶级研究的关系视角
方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入手进行考察。一些研究者还特别注意将这此三
方关系概念化、理论化,分析三者是彼此对抗还是互相嵌入,如果三者
之间要形成一个稳定的关系结构(即达成一种宏观的社会契约)需要什
么条件,等等。有学者(赖特, 2006 ;李锦峰, 2013 )明确提出:工人、资本
和国家任何一方都受其余两方的牵制,并且对另两方会采取均衡战略。
如果偏袒一方,形成两方联合压制一方的局面,那么不仅不能形成一个
稳定的三角关系结构,还会进一步扭曲原有的关系形式。
本文基本赞同第二类意见。通过重新梳理社会学的阶级分析传
统,本文认同如下分析视角:阶级是关系性的,而且在工人、资本和国家
三方中,国家力量通常最为强大,国家采取什么态度或行动应对工业革
命以来工人与资本的关系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治结构和社会
结构,并且会相应塑造工人的政治心理与行为取向。因此,工人阶级成
为秩序合作者还是激进行动者首先取决于国家如何定位工人与资本问
题的性质,如何处理稳定、发展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本文认为这个视
角能更好地解释当代工人阶级的状态,因此,在工人阶级研究或劳资关
系研究中要重视探讨国家的角色和规制力,强调社会学阶级分析方法
的方向之一是研究国家在劳资问题上的角色、立场、态度与措施。它可
能会缓解工人的整体认同中对国家和资本的对抗性,促使工人转变成
秩序的合作者;也可能激化工人的对抗意识,引发不断升级的激进集体
行动。如果是前者,阶级分析会因阶级对抗的解决或缓解不再具有根
本的政治和社会意义,因而不再具有分析潜力;如果是后者,阶级仍然
是实体性存在,阶级分析就不仅是恰当的理论分析工具,而且具有重大
的实践内涵。本文认为上述视角也适用于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
问题。
二、理解工人、资本与国家关系的两种解释传统
事实上,现代产业工人阶级的兴起、资本的积累与扩张以及民族国
家制度的建构处在一个持续交织的过程中,三方都是在这个过程中逐
渐成形(曼, 2007 ),形成了某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不过,阶级
分析中存在着社会中心论与国家中心论(借用斯考克波等人的概念)的
分歧,两者对工人、资本和国家三方关系的具体解释很不相同,其阶级
分析的方向与重点各异其趣,对现代工人阶级问题的解释力也有差别。
· 9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