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社会》2016年第5期
P. 82
中国网民的政治价值观与网络抗争行为的限度
将直线 狔=狓 代入式 1 ,计算出政治价值观倾向得分 犱 ,然后转化
为 0-1 之间的值, 0 表示完全的权威主义者, 1 表示完全的自由民主主
义者,完全的中庸者得分为 0.5 ,数值在 0.5-1 之间为偏向自由民主
的受访者, 0-0.5 之间为偏向权威主义的受访者。
狓 0 -狔 0
犱 = ( 2 )
槡 2
本文使用的其他变量以受访者的主要人口学变量信息为主,包括
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体制内外、居住地、是否为流动人口、就业状
况、是否为党员、网友数(取自然对数)、网龄、集体性介入、个体性介入、
个人表达、社会满意度等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 2 。
表 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犖=1856 )
变量名 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性别(男 =1 ) 0.51 0.50 0 1
年龄 35.53 11.46 18 79
受教育程度 2.90 0.94 1 4
体制内外(体制内 =1 ) 0.21 0.41 0 1
居住地(城市 =1 ) 0.61 0.49 0 1
流动人口(是 =1 ) 0.18 0.38 0 1
就业(是 =1 ) 0.71 0.45 0 1
党员(是 =1 ) 0.12 0.32 0 1
网友数(自然对数) 4.10 1.57 0 8.29
网龄 7.46 3.81 1 30
集体性介入 2.01 1.52 0 6
个体性介入 2.39 1.48 0 6
自我表达 0.12 0.25 0 1
社会满意度 0.47 0.15 0 1
其中“体制内外”通过询问受访者的单位性质进行编码,题干为“您
目前在下列哪种性质的单位工作”,将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定义
为“体制内”。体制力量会约束体制内个体的行为,尤其是在集体行动
中。另外,使用互联网并不意味着个体自然地会卷入政治,网络提供了
丰富的信息,但个体对信息的处理作为重要的中介变量决定着个体是
否会参与政治行为(黄荣贵, 2010 )。对互联网的使用方式影响着个体
的网络抗争行为,这就是集体性介入和个体性介入的区分,问卷有两个
问题询问了受访者使用互联网的目的:“过去一周之内,您上网做过以
· 7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