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6 - 《社会》2016年第5期
P. 206

“知母不知父”的中国谱系


   类历史一环的所谓“母权社会”在西方学术界已遭到严厉批评,因此,吴
   文的真实意义在于清理国内盛行多年的“母权社会”或“母系社会” 1 的
   理论前提。
       在长文的末尾,吴飞( 2014犫 : 34 )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母权社会
   竟会在 20 世纪的中国社会科学界得到那么广泛的接受,并最终成为不
   容置疑的公理呢?”吴文认为大体有三个方面的支撑:第一是西方学者
   的理论。但“既然西方的母权理论早已崩塌,中国的母系论者就已经失
   去了最重要的支撑”(吴飞, 2014犫 : 35 )。第二是古代文献中的一些材
   料。“但正如潘光旦先生指出的,这些材料非常薄弱,与巴霍芬在西方
   古代文献中的发现不可同日而语。但就连巴霍芬都无法肯定古希腊母
   权社会的存在,这些似是而非的材料就更不能支撑母权社会在中国古
   代的存在了”(吴飞, 2014犫 : 35 )。第三则是利用“许多古书中都有关于
   ‘知母不知父’的说法来支持母系社会的存在。比如,《商君书·开塞》:
   ‘ 天地设而民生之,当此之时也,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吕氏春秋·恃
   君》:‘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仪礼·丧服·
   传》:‘禽兽知母而不知父’”(吴飞, 2014犫 : 35 )。吴飞( 2014犫 : 35 )认为,
   “ 这些并不能被用作史料,因而这些说法的存在并不足以支撑母系社会
   的存在。不过,这些却是古代思想家对于上古之世的设想,比霍布斯明
   确提出知母不知父的问题要早了近两千年。难道中国古代思想家也曾
   经设想过母系社会的存在?”可惜,吴文至此戛然而止,“究竟如何来解
   读这些材料,怎样理解中国上古之世的社会形态,如何最终厘清母权社
   会问题对中国现代思想的影响,将是我们下一步的课题”(吴飞, 2014犫 :
   36 )。在《近世人伦批判与母系论问题》一文中,吴飞( 2014犮 : 125 )也写
   道:“民国这些学者还有第三方面的理据,那就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相
   关讨论,比如《庄子·盗跖》、《商君书·开塞》、《吕氏春秋·恃君》等都
   有上古之人‘知母不知父’的说法。但首先,这些是先秦思想家对上古
   生活的一种猜想,不能作为史料;其次,‘知母不知父’并不意味着就是
   母系社会。以这些说法证明母系社会的存在,更是没有根据的。关于
   这个方面,笔者将另外撰文讨论。”
       西方“母权社会”学说体系的坍塌,为我们反思中国自身“知母不知


   1. “母权”和“母系”的概念之区分可参见吴飞( 2014犪 , 2014犫 ),此不赘述。

                                                          · 1 9 9 ·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