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8 - 《社会》2016年第5期
P. 158
国家还是市场: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市场转型偏好
型是由政治主导的社会过程,国家规制作用使得许多市场制度安排是
按照政治逻辑组织起来的。这一复杂现实说明中国的市场转型在很大
程度上仍受政治制度的钳制,许多市场规则无法完全抛开体制因素而
独立起作用。户籍制度中城与乡、内与外的“双二元性”构成了城镇内
部二元分割的基础(杨菊华, 2015 ),以此为首的一系列城乡和内外分割
政策成为当前粗放式城镇化与市场化的关键性因素(陆铭等, 2011 )。
因此,市场转型确实有助于流动人口的向上流动,但他们却没有享受到
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城镇化与市场化红利,在社会经济地位与福利保障
水平上均处于劣势。他们也因此产生“相对剥夺感”,在机会平等和官
民关系上的看法都偏向于消极。因此,消除城镇内部的体制分割将有
助于缓和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在市场转型偏好上的分化。
上述逻辑也可用以理解“世代效应”和流动人口的内部分化。随着
世代推移,流动人口从市场转型中获得的绝对利益是逐渐增加的,但他
们却开始从自身的纵向比较转变为横向的社会参照。因此,晚期世代
组群中的流动人口虽然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较高,待遇及保障条件也
越好,但他们在与相应世代的本地居民进行参照时,却会形成更强烈的
剥夺感,也因此会更倾向于市场转型的态度。同样的,“城城”流动人口
在迁入地的经济融入情况优于乡城流动人口,但在文化融入上呈现出
滞后性。城镇内部制度藩篱下的高期望是这种滞后性的主要原因,相
比于城乡流动人口近似于“白纸”的文化初始状态,前者更容易激发出
强烈的剥夺感,也因此产生强烈于后者的市场转型偏好。
总之,在当前中国粗放型的城镇化模式中,体制优势仍然是获得利
益的关键。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差距表面上是由市场化造成
的,但本质上却应归咎于国家的体制保护。这正是本地居民会更倾向
于国家,而流动人口更倾向于市场的根本原因。因此,如果不打破当前
的体制隔离,任由粗放式的市场化和城镇化模式延续,那么无论是客观
上的地位结构,还是主观上的社会态度,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差
距都将越拉越大,而这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犚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狊 )
边燕杰、张展新 .2002. 市场化与收入分配———对 1988 年和 1995 年城市住户收入调查
的分析[ 犑 ] . 中国社会科学( 5 ): 97-111.
· 1 5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