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7 - 《社会》2016年第5期
P. 157

社会· 2016 · 5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分析正是这样一种尝试,依托城镇化的背
   景对流动人口的市场转型偏好进行初步探讨。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获得如下研究发现。
       首先,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在市场转型偏好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
   为流动人口更支持产权市场化,更倾向于市场转型。结构性因素与认知
   性因素是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态度分化的重要原因,当控制了结构性因
   素和认知性因素上的差异之后,二者在市场转型态度上的分化程度明显
   削减。我们也注意到,即使控制了结构性因素与认知性因素,二者的差
   异依然存在,说明还有其他未被测量的原因也可能导致流动人口的市场
   转型偏好,如流动人口更不畏惧竞争的心理状态等,有待进一步考察。
       其次,流动人口的市场偏好存在“世代效应”,这种效应不是指流动
   人口自身的世代差异,而是意味着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态度分
   化存在“世代效应”。具体表现为,对于早期世代来说,流动人口与本地
   居民之间没有显著差别;对于中期世代而言,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间的
   态度差异初显;在晚期世代中,流动人口明显比本地人口更支持市场转
   型。这一结果是由不同世代群体所经历事件的具体过程和现实体验所
   形塑的。
       再次,流动人口存在内部分化,城乡流动人口与“城城”流动人口在
   市场转型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城城”流动人口更倾向于市场
   转型。对于“城城”流动人口而言,认知性因素对市场转型态度的影响
   更为重要,说明他们对现实中的不平等体验更为敏感,会形成更强烈的
   剥夺感。而对于城乡流动人口而言,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依然显著。他
   们从市场转型中获益的程度虽然不及“城城”流动人口,但在被剥夺感
   受上却相对弱化。
       综合上述结论,我们认为,结构性因素与认知性因素是市场转型偏
   好分化的重要原因。换言之,个体在“国家—市场”结构中的利益获得
   和现实感受共同构成了是否支持“市场转型”的选择机制。在一般经验
   中,市场的逻辑本质上是追求利益,是竞争而非保护,更强调效率而不
   是公平,遵循的是市场分配方式。而国家的逻辑是调控与保障,但却容
   易借助制度来制造机会垄断,形成利益屏蔽,其分配方式是计划性的。
   如果市场转型中的“国家”与“市场”只是单纯地按照以上逻辑各行其
   是,那么便可以更容易澄清个体身处其中的立场。然而,中国的市场转

    · 1 5 0 ·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