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社会》2016年第4期
P. 51

社会· 2016 · 4

   表的“算账派”,究竟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又在具体的革命历程中形成
   了怎样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倾向,使得他们能够将原本更多地只是在抽
   象理论层面 6 上被思考的阶级概念真正在土地革命中付诸实践?在这
   些细致的阶级成分规定、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境以及革命的现实需要之
   间又有着怎样的张力?这些构成了本文的核心问题。
       (二)对既有研究的批评性回溯
       在以往有关共产党土地革命的研究中,很多学者是在社会动员论
   视角下讨论阶级划分问题的。伯恩斯坦( 犅犲狉狀狊狋犲犻狀 , 1967 )在其有关中
   苏两国农业合作化的对比研究中提出的“参与式动员”这一概念,成为
   社会动员论这一视角的重要理论资源,这一概念强调共产党政权在进
   行社会动员时重视激发普通大众的主体性与参与性。
       在社会动员论之下,李里峰强调阶级划分的政治功能,认为土地革
   命通过阶级划分对乡村社会成员进行了重新的归类,并建立起一种新
   型的政治等级秩序,进而将农民纳入国家权力的意识形态框架和治理
   轨道(李里峰, 2008 );进而,他又用“运动式治理”这一概念理解土地革
   命,认为包括诉苦、开大会等在内的土改动员实际上是一种虽难以纳入
   常规化与制度化轨道但却又可以帮助国家迅速完成民众动员的社会治
   理方式(李里峰, 2010 )。
       郭于华、孙立平更为细致地把握住了“诉苦”这一土改中的权力运
   作技术,基于对诉苦同整个农民的国家观念、精神结构以及革命的“心
   灵后果”的整体勾勒,他们认为,诉苦实际上将农民日常生活中的种种
   困难提取了出来,并通过“阶级”这种中介性分类范畴与将农民的日常
   生活同“国家”、“社会”等一系列话语联系起来(郭于华、孙立平, 2005 )。
       概括来说,在社会动员论视野下,目前学界关于土地革命的讨论,
   大多侧重于革命进程中阶级动员的过程、机制、心理后果与历史效果
   (李康, 1999 ;李放春, 2010 ;李里峰, 2007 ;满永, 2009 )。这些研究并没
   有对阶级动员中的“量化阶级标准”给予充分的关注。
       方慧容( 2001 )在其文章中指出,量化阶级标准的出台实际上是建
   立了一种新的叙述话语体系,将原本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的不可比较的


   6. 关于这一点,可参见孟庆延:《从“打土豪”到“查阶级”:赣南闽西土地革命再考察》,清华大
   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4 年。限于篇幅所限,在此无法详细展开。

    · 4 4 ·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