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社会》2016年第3期
P. 46

向党靠拢,被党接纳:大学生入党问题研究


       那么,在众多的申请人中间,哪些人最终可以通过党的考察成为党
   员,或者说,党是否选择到了它所期望的人呢?到目前为止,这样的研
   究也都存在着资料的局限性和回溯性问题。局限性使得这些研究只能
   通过对调查时的党员和非党员(而非申请者群体内的被接纳者和被拒
   者)的比较来揭示党的选择结果,但由于党员只能从申请者之中确定,
   因此,这样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样本偏差。回溯性是指,由于入
   党时的资料不可得,相关研究多是通过回顾的方式来考察党员当初入
   党时的各种影响因素。
       这些研究发现,党在不同时期对新党员有不同的选择标准,因此党
   员的群体特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革命时期或者强调阶级斗争的时
   期(比如“文革”时期),政治忠诚是党选择党员的最重要标准,出生于“红
   色”工农家庭的人(主要包括那些父亲的职业为工农和革命干部的人)
   ( 犅犻犪狀 , 犲狋犪犾. , 2001 )和个人职业为工农的人更有可能加入党组织。但在
   进入经济建设时期之后,教育成为预测个体能否入党的重要因素,大学
   生和技术人员入党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犅犻犪狀 , 犲狋犪犾. , 2001 ; 犎犪狀犾犲 狔2003 )。 19
                                                         ,
       与此同时,高校之内的党员选拔也存在着标准问题。虽然中央提
   出,要“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着重看发展对象是否具有坚定的
   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是否自觉为党的纲领而努力奋斗,是否在
   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特别强调,要“防止把学习成绩作
   为发展党员的主要条件”, 20 但不可否认,学习成绩是最易于测量的指
   标,也因此,个别高校出现了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过度重视学业成绩的
   情况(朱勤文等, 2010 ;甘桂阳、谢凌凌, 2009 )。还有一些高校正在摸索
   建立各种指标体系,以期能够全面考核入党申请人的综合素质,选拔出
   符合标准的党员(刘治军、刘应文, 2009 ;贝淳等, 2008 ),但成效如何,还
   没有研究进行过系统的评估。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由于资料所限,所有对入党申请人的研究实
   际上都是对入党积极分子或者对成功入党人士的研究,无法帮助我们
   了解申请者群体(可供党组织选拔成员的群体)的特征;而所有对党组

   19. 随着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非公有体制下的企业家也成为党的重要发展对象( 犇犻犮犽狊狅狀 ,
   2000 )。
   20. 参见《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
   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 2013 ] 22 号)。

                                                           · 3 9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