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社会》2016年第2期
P. 88
社会学家作为说故事者
概念,后来亚当·斯密( 犛犿犻狋犺 , 1759 : 95 )也讨论过它; 19 世纪以来诸多
社会思想家,如马克思、韦伯、威廉·冯特、帕累托、库利与索罗金等人
也都有所论及(参看 犕犲狉狋狅狀 , 1936 : 894 ,注 1 )。但是,该概念一直没有
得到社会学界的普遍重现。直到 1936 年,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发表“目
的性 社 会 行 动 的 未 预 期 结 果”( 犜犺犲 犝狀犪狀狋犻犮犻 狆 犪狋犲犱犆狅狀狊犲 狇 狌犲狀犮犲狊狅犳
犘狌狉 狆 狅狊犻狏犲犛狅犮犻犪犾犃犮狋犻狅狀 )一文,特地以此概念作为标题来加以讨论, 2 尤
其是到了 1949 年,默顿在《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犛狅犮犻犪犾犜犺犲狅狉 狔犪狀犱
犛狅犮犻犪犾犛狋狉狌犮狋狌狉犲 )一 书 “显 性 与 隐 性 功 能 ”( 犕犪狀犻犳犲狊狋犪狀犱 犔犪狋犲狀狋
犉狌狀犮狋犻狅狀 )的章节中,把“未预期结果”与“隐性功能”两个概念联系起来
运用,由此,“未预期结果”这一概念才逐渐引起社会学家的关注,并且,
如吉登斯那样, 3 甚至视其为社会学的重 要概 念(参 看 犕犲狉狋狅狀 , 1936 ,
1968犫 )。
与韦伯视行动的理性与否乃是理解当代人之社会行动的根本课题
不同,默顿( 犕犲狉狋狅狀 , 1936 : 896 )认为,行动的理性与否并不是讨论目的
性社会行动的焦点。毋宁说,认定“对行动者来说,目的性的社会行动
都是有意图的( 犻狀狋犲狀犱犲犱 ),其结果总是可预期、且是相对喜欲的”,才是
他关心的重点( 犕犲狉狋狅狀 , 1936 : 895 )。由此,显而易见,默顿乃是从行动
者自身的角度来讨论目的性社会行动。对他来说,目的性社会行动的
预期结果有没有被认识到,以及未预期结果何以可能发生,才是至为重
要的课题。
针对人们(包含行动者本身)所以无法正确判断行动的目的这个问
题,默顿认为,基本上源自三个与人们既有知识状态有关的因素:( 1 )无
知( 犻 犵 狀狅狉犪狀犮犲 )或缺乏适当的知识,这体现在有关人之行为的科学尤其
是如此;( 2 )错误( 犲狉狉狅狉 ),特别是来自惯性行为者;( 3 )过份关切具迫切
立即性 的 利 益 (旨 趣),忽 略 了 较 为 长 远 的 可 能 分 岔 效 果 ( 犕犲狉狋狅狀 ,
1936 : 898-902 )。很明显,默顿对目的性社会行动所以进行这样的讨
论,指向的是攸关具事实性之“结果是否如预期”的认定问题。基本上,
这强调的是证成条件的剖析,可以说是秉承着实证主义观点的典型产
2. 拉扎斯菲尔德( 犔犪狕犪狉狊犳犲犾犱 , 1975 : 48 )认为,这个概念已被社会学家当成是奉祀在社会学概
念殿堂中的珍宝。
3. 默顿( 犕犲狉狋狅狀 , 1968 : 122 )自己也指出,隐性功能(因此,连带的,未预期结果)乃是社会学知
识所以得以不断增进的重要决定元素。
· 8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