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社会》2015年第3期
P. 145
社会· 2015 · 3
主义方法论以此种“性别差异”为实质,不仅排斥了以未被纳入二元性
别图式的同性恋、跨性别者为研究对象,同时也可能高估了“性别变量”
在造成差异中所起的作用。
至此,女性主义方法论本身可能变身为具有建构权力的话语:将
“女性主体”建构为前话语领域,将普遍经验事实做性别区分,排除性地
生产出“女性经验”的一致,凸显性别在个体差异中的作用,以对抗父权
话语的性别压迫。
3. 对方法论的评价
在跳出自然—文化、生理性别—社会性别、男性—女性等多种二元
性别话语逻辑,以巴特勒的解构视角对女性主义做出话语层面的重新
定位之后,再来对女性主义方法论作出评价。本文认为,女性主义方法
论在经验层面稍显简单化的处理方式,部分源于其方法论与认识论的
脱节。女性主义理论较为多元,但操作时易归于简单。例如,女性主义
研究努力代表人类的多样性;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多结合阶
级因素和对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讨论;激进主义女性主义兼顾跨文化、
跨历史、跨种族、跨阶级的多重角度(王金玲, 2005 : 3 )。但落实到女性
主义方法论和经验层面,性别变量开始与上述视角脱离,或难以找到有
效的结合点。
应该意识到,既然女权与男权一样是在同一个以异性恋为基型的
性别规范 /话语体系下共生的产物,那么,如何使得自身对对方的批判
不至于矫枉过正而产生新的压迫,如何反思自身对二元性别模式的不
断复制,都是值得时刻警醒的问题,毕竟女性主义研究是建立在“有性
人”的假设基础之上的。逐渐不再将“性别”当做稳定的实质性本质,而
是看成某种带有霸权意味的强制性归类,是性别研究应当意识到的一
个转变。
(四)性别操演理论与女性主义方法论的尝试性对接
本文通过将两种方法论在高层次两性人才访谈中进行实时分析对
比,先后发现了二者各自的优劣。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更适合作女
性主义性别研究的补充视角,以平衡后者价值涉入所带来的偏颇:
( 1 )提醒性别研究者所遴选的研究主体、经验及其立足的性别差
异的研究假设总有被建构的风险。
( 2 )在实际研究中,警惕价值涉入或可引向“受害者假定”;经验分
· 1 3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