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社会》2014年第5期
P. 97
社会· 2014 · 5
的伴生物。低廉的薪酬待遇和打工城市公民权利的缺失,导致流动人
口实现了工业化却难以实现城市化,亲子分离乃是新工人 2 普遍面临
的问题。第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 2005 年 1% 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表明, 2010 年全国流动人口约 2.6139 亿(其中,来源地为非市辖区的
流动人口为 2.2143 亿),相比 2000 年增 长 81.03% ,较 2005 年增 长
77.39% 。 3 21 世纪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同样伴随着留守儿童数量的迅速
增长。同样基于“五普”、“六普”和 2005 年 1% 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人
口学统计分析表明, 2010 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业已达到 6102.55
万,占农村儿童总人口的 28.52% 。虽然这一数据与 2005 年相比增长
有限( 241 万),不 过 相 较 2000 年 却 整 整 增 长 了 1.5 倍 (段 成 荣 等,
2013 )。 4
近年来两大群体规模的迅速增长引起国内学界对相关议题的广泛
关注。以“农民工”为关键词对 犆犛犛犆犐 期刊进行的主题检索结果显示,
相关论文数量已有近 5400 篇。以“留守儿童”为关键词也检索到总共
396 条记录。 5
然而在问题意识层面,这两类研究却鲜有交集。纵观留守儿童问
题的相关文献,研究者大多致力于考察留守经历对儿童学习成绩、受教
育机会、身心健康、卫生营养状况、问题行为的养成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为了确证留守经历与上述问题的关系,除了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
流动儿童群体进行对比,相关研究还在留守儿童面临的微观个体环境
上进行细分,这类划分变项包括:父亲外出母亲外出抑或双方外出、留
守时间的长短、父母外出的时机、家庭汇款额度、家庭环境等(范兴华
等, 2005 ;杨菊华、段成荣, 2008 ;胡枫、李善同, 2009 ;陈欣欣等, 2009 ;陈
2. 本文以“新工人”取代“农民工”。在以往的研究中,“新工人”是相对国企“老工人”而言的,
指改革开放后进入城市务工的群体,他们缺乏改革前的工厂集体生活经历和阶级话语。可参
见沈原, 2006 ; 犔犲犲 , 2007 。
3. 参见: 2005 年 1% 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
1 号)。“流动人口”在普查中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
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4. 段成荣等( 2013 )的研究将“农村留守儿童”统一界定为“年龄在 17 周岁及以下,父母双方
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在一起
共同生活的儿童”。
5. 检索日期: 2013 年 10 月 24 日。
· 9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