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社会》2014年第5期
P. 107
社会· 2014 · 5
工生产体制的紧张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与拆分型再生产模式下工人普遍
的留守经历有关。这一观点在中山大学 2010 年外来工专项调查数据
中找到了支持性证据。模型显示,有留守经历的新生代工人相比其同
辈群体有着更高的换工频率,其初职离职几率也更大。父母外出一方
面带来儿童成长环境的改善和务农经历的减少,但另一方面又阻碍了
亲子关系的培养,这分别影响了留守儿童在未来的打工生涯中适应高
强度、异化劳动的能力和对家庭的责任感,由此进一步导致其相对同辈
群体频繁的工作流动。对工种进行体力与非体力、非熟练与熟练/半熟
练的划分并分别建模后发现,有留守经历者相对同辈群体的高流动性
更明显地体现在体力工种和非熟练工种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反证了
留守经历在进一步降低新生代工人劳动韧性方面的影响。从表面上
看,新生代工人尤其是有留守经历者的频繁换工只是给世界工厂的生
产管理、培训成本和产品品质带来一些麻烦,但是此类现象却在更深的
层面上反映了工人与繁重、异化的劳动过程间不可调和的紧张关系。
这将是世界工厂继续运作要面临的最为尖锐的问题之一。
如果将视野从繁重、异化、低薪酬的工作场所转移到歧视性的城市
社会,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类似的紧张关系。有研究指出,有流动、留守
经历的工人相比其同辈群体更少地认同自己的“农民”身份,对打工城
市的“子女教育质量”、“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社会公正”等维度的
评价也更低(梁宏, 2011 )。自父辈开始的长期工业化经历和被歧视的
体验,使得他们相比同辈群体,对城市公民权现状更为不满。我们尚难
判断这种不满是否将导致争取公民权的积极行动,但是他们对城市社
会另外一些形式的挑战,如越轨,业已开始浮现。在田野调查过程中,
留守子女在打工城市的犯罪、卖淫问题被珠三角的一些城市基层干警
和混混头目反复提及,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缺席是他们给出的一
般性解释。还有一位派出所所长告诉笔者,经常有一些外来打工者因
子女在同一打工城市失踪而报案。当然,留守经历是否带来流动人口
在城市更多的越轨行为还缺乏大样本数据的支持,但上述材料无疑为
本文的基本观点,即留守经历加剧了工人与农民工体制的紧张关系提
供了佐证。
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农民工生产体制使自身的持续运行面临困境。
改革前农村的绝对贫困和城乡巨大差异背景下勤劳、廉价、驯服劳动力
· 1 0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