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社会》2014年第2期
P. 123

社会· 2014 · 2

   参考文献( 犚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狊 )
   陈晓运 .2012. 去组织化:业主集体行动的策略———以 犌 市反对垃圾焚烧厂建设事件为
      例[ 犑 ] . 公共管理学报 ( 2 ): 67-75.
   陈晓运、段然 .2011. 游走在家园与社会之间:环境抗争中的都市女性———以 犌 市市民
      反对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为例[ 犑 ] . 开放时代 ( 9 ): 131-147.
   陈映芳 .2006. 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 犑 ] . 社会学研究 ( 4 ): 1-20.
   陈映芳 .2011. 行动者的道德资源动员与中国社会兴起的逻辑[ 犑 ] . 社会学研究 ( 4 ): 50-75.
   董海军 .2008. “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 犑 ] . 社会 28 ( 4 ): 34-58.
   郭婷 .2013. 多元化公共倡导手法的应用与差异[ 犑 ] . 中国发展简报 (春季刊): 14-20.
   黄荣贵、桂勇 .2009. 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 犑 ] .
      社会学研究 ( 5 ): 29-56.
   黄荣贵、桂勇 .2010. 互联网与抗争行动:理论模型、中国经验及研究进展[ 犑 ] . 社会 30
      ( 2 ): 178-197.
   黄振辉 .2011. 表演式抗争:景观、挑战与发生机理———基于珠江三角洲典型案例研究
      [ 犑 ] . 开放时代 ( 2 ): 71-84.
   林芬、赵鼎新 .2008. 霸 权 文 化 缺 失 下 的 中 国 新 闻 和 社 会 运 动 [ 犑 ] .传 播 与 社 会 学 刊
      ( 6 ): 93-119.
   刘能 .2004. 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
      的分析[ 犑 ] . 开放时代( 4 ): 57-70.
   刘能 .2008. 当代中国群体性集体行动的几点理论思考:建立在经验案例之上的观 察
      [ 犑 ] . 开放时代( 3 ): 110-123.
   李苏鸣 .2005. “快闪族”行动与群体性突发事件[ 犑 ] . 公安研究 ( 6 ): 78-81.
   黎相宜 .2009. 精英型与草根型框架借用:比较失地农民与知识精英的集体抗争[ 犑 ] . 社
      会 29 ( 6 ): 107-126
   石发勇 .2005. 关系网络与当代中国基层社会运动:以一个街区环保运动个案为例[ 犑 ] .
      学海 ( 3 ): 76-88.
   施芸卿 .2007. 机会空间的营造———以 犅 市被拆迁居民集团行政诉讼为例[ 犑 ] . 社会学
      研究 ( 2 ): 80-110.
   孙立平 .2006.1990 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裂变[ 犑 ] . 天涯( 2 ): 166-176.
   孙玮 .2008. 中国“新民权运动”中的媒介“社会动员”:以重庆“钉子户”事件的媒介报道
      为例[ 犑 ] . 新闻大学 ( 4 ): 13-19.
   塔罗,西德尼 .2005. 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 犕 ] . 吴庆宏,译 . 南京:译林
      出版社 .
   蒂利,查尔斯 .2009. 社会运动, 1768-2004 [ 犕 ] . 胡位钧,译 .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
   佟新 .2006. 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 集 体 行 动 的 个 案 分 析[ 犑 ] .
      社会学研究 ( 1 ): 59-76.
   王曼 .2012. 如何有效开展街头 公 益 行 为 艺 术:以“受 伤 的 新 娘”及“占 领 男 厕 所”为 例
      [ 犑 ] . 中国发展简报(春季刊): 47-52.
   魏伟 .2010. 从符号性灭绝到审查性公开:《非诚勿扰》对同性 恋 的 再 现[ 犑 ] . 开 放 时 代
      ( 2 ): 84-99.
   魏伟 .2011. “酷儿”视角下的城市性和空间政治[ 犑 ] . 人文地理 ( 1 ): 50-55.
   魏伟 .2012. 公开:当代成都“同志”空间的形成和变迁[ 犕 ] . 上海三联书店 .
   魏伟 .2013. 上海地铁女性着装“骚”“扰”之争:性别化公共空间的后果[ 犑 ] . 妇女研究论
      丛 ( 1 ): 10-17.
   徐昕 .2007. 中国农民工为何“以死抗争”[ 犑 ] . 二十一世纪 ( 4 ): 114-123.
   应星 .2007. 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 犑 ] . 社会学研
      究 ( 2 ): 1-23.
   于建嵘 .2008. 农民维权与底层政治[ 犑 ] . 东南学术 ( 3 ): 12-15.

    · 1 1 6 ·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