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社会》2013年第3期
P. 115

社会· 2013 · 3



              参考文献( 犚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狊 )

              边燕杰、刘勇利 .2005. 社会分层、住房产权与居住质量[ 犑 ] . 社会学研究( 3 ): 82-98.
              陈友华 .1991. 中国女性初 婚、初 育 年 龄 变 动 的 基 本 情 况 及 其 分 析[ 犑 ] . 中 国 人 口 科 学
                 ( 5 ): 39-46.
              郝大海、李路路 .2006. 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基于 2003 年全国
                 综合社会调查资料[ 犑 ] . 中国社会科学( 2 ): 110-124.
              靳小怡、彭希哲、李树 茁 等 .2005. 社 会 网 络 与 社 会 融 合 对 农 村 流 动 妇 女 初 婚 的 影 响
                 [ 犑 ] . 人口与经济( 5 ): 53-59.
              李煜 .2006. 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 1966-
                 2003 )[ 犑 ] . 中国社会科学( 4 ): 97-109.
              李煜 .2008. 婚姻的教育匹配: 50 年来的变迁[ 犑 ] . 中国人口科学( 3 ): 73-79.
              李煜 .2011. 婚姻匹配的变迁:社会开放性的视角[ 犑 ] . 社会学研究( 3 ): 122-136.
              李实、丁赛 .2003. 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 犑 ] . 中国社会科学( 6 ): 58-72.
              刘利鸽、靳小怡 .2011. 社会网络视角下中国农村成年男性初婚风险的影响因素分 析
                 [ 犑 ] . 人口学刊( 2 ): 21-30.
              齐亚强、牛建林 .20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婚姻匹配模式的变迁[ 犑 ] . 社会学研究( 1 ):
                 106-129.
              汤兆云 .2008. 中国现行人口政策的形成和稳定———新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 犑 ] . 中共
                 党史资料( 2 ): 131-139.
              王跃生 .2005. 法定婚龄、政策婚龄下的民众初婚行为———立足于“五普”长表数据的分
                 析[ 犑 ] . 中国人口科学( 6 ): 79-89.
              叶文振 .1995. 我国妇女初婚年龄的变化及其原因———河北省资料分析的启示[ 犑 ] . 人
                 口学刊( 2 ): 14-22.
              张翼 .2003. 中国阶层内婚制的延续[ 犑 ] . 中国人口科学( 4 ): 39-47.
              张翼 .2006. 中国人口控制政策的历史变化与改革趋势[ 犑 ] . 广州大学学报( 8 ): 15-22.
              赵旋 .1993. 中国人口初婚状况探析[ 犑 ] . 中国人口科学( 2 ): 1-9.
              郑真真 .2002. 外出经历对农村妇女初婚年龄的影响[ 犑 ] . 中国人口科学( 2 ): 61-65.
             犃狓犻狀狀 , 犠犻犾犾犻犪犿犌.犪狀犱犃狉犾犪狀犱犜犺狅狉狀狋狅狀.1992. “ 犜犺犲犐狀犳犾狌犲狀犮犲狅犳犘犪狉犲狀狋犪犾犚犲狊狅狌狉犮犲狊狅狀
                狋犺犲犜犻犿犻狀 犵狅犳犜狉犪狀狊犻狋犻狅狀狋狅犕犪狉狉犻犪 犵 犲. ” 犛狅犮犻犪犾犛犮犻犲狀犮犲犚犲狊犲犪狉犮犺21 : 261-285.
             犅犲犮犽犲狉 , 犌犪狉 狔犛.1973. “ 犃犜犺犲狅狉 狔狅犳犕犪狉狉犻犪 犵 犲 : 犘犪狉狋犐. ” 犑狅狌狉狀犪犾狅 犳犘狅犾犻狋犻犮犪犾犈犮狅狀狅犿 狔
                 81 : 813-846.
             犅犲狀狀犲狋狋 , 犖犲犻犾犌. , 犇犪狏犻犱犈.犅犾狅狅犿 , 犪狀犱犘犪狋狉犻犮犻犪犎.犆狉犪犻 犵 .1989. “ 犜犺犲犇犻狏犲狉 犵 犲狀犮犲狅犳犅犾犪犮犽
                 犪狀犱犠犺犻狋犲犕犪狉狉犻犪 犵 犲犘犪狋狋犲狉狀狊. ” 犃犿犲狉犻犮犪狀犑狅狌狉狀犪犾狅 犳 犛狅犮犻狅犾狅 犵狔95 : 692-722.
             犅犾犪犽犲 , 犑狌犱犻狋犺.1981. “ 犉犪犿犻犾 狔犛犻狕犲犪狀犱狋犺犲犙狌犪犾犻狋 狔 狅犳犆犺犻犾犱狉犲狀. ” 犇犲犿狅 犵 狉犪 狆 犺 狔31 : 421-442.
             犅犾犪狌 , 犘犲狋犲狉犕. , 犜犲狉狉 狔犆.犅犾狌犿 , 犪狀犱犑狅狊犲 狆 犺犈.犛犮犺狑犪狉狋狕.1982. “ 犎犲狋犲狉狅 犵 犲狀犲犻狋 狔犪狀犱
                犐狀狋犲狉犿犪狉狉犻犪 犵 犲. ” 犃犿犲狉犻犮犪狀犛狅犮犻狅犾狅 犵 犻犮犪犾犚犲狏犻犲狑 47 : 45-62.
             犅犾狅狊狊犳犲犾犱 , 犎犪狀狊犘犲狋犲狉犪狀犱犑狅犺犪狀狀犲狊犎狌犻狀犻狀犽.1991. “ 犎狌犿犪狀犆犪 狆 犻狋犪犾犐狀狏犲狊狋犿犲狀狋狅狉犖狅狉犿狊
                 狅犳犚狅犾犲犜狉犪狀狊狋犻狅狀 ? 犎狅狑 犠狅犿犲狀 ’ 狊犛犮犺狅狅犾犻狀 犵犪狀犱犆犪狉犲犲狉犃犳犳犲犮狋狋犺犲犘狉狅犮犲狊狊狅犳犉犪犿犻犾 狔
                 犉狅狉犿犪狋犻狅狀. ” 犃犿犲狉犻犮犪狀犑狅狌狉狀犪犾狅 犳犛狅犮犻狅犾狅 犵狔 97 : 143-168.
             犅犾狅狊狊犳犲犾犱 , 犎犪狀狊犘犲狋犲狉 ( 犲犱. ) .1995. “ 犆犺犪狀 犵 犲狊犻狀狋犺犲犘狉狅犮犲狊狊狅犳犉犪犿犻犾 狔 犉狅狉犿犪狋犻狅狀犪狀犱
                 犠狅犿犲狀 ’ 狊犌狉狅狑犻狀 犵犈犮狅狀狅犿犻犮犐狀犱犲 狆 犲狀犱犲狀犮犲 : 犃犆狅犿 狆 犪狉犻狊狅狀狅犳犖犻狀犲犆狅狌狀狋狉犻犲狊. ” 犘 狆 .3
                 -22犻狀 犜犺犲 犖犲狑 犚狅犾犲狅 犳 犠狅犿犲狀 :犉犪犿犻犾 狔 犉狅狉犿犪狋犻狅狀犻狀 犕狅犱犲狉狀 犛狅犮犻犲狋犻犲狊.
                 犅狅狌犾犱犲狉 , 犆犗 : 犠犲狊狋狏犻犲狑犘狉犲狊狊.
             犅犾狅狊狊犳犲犾犱 , 犎犪狀狊犘犲狋犲狉.2009. “ 犈犱狌犮犪狋犻狅狀犪犾 犃狊狊狅狉狋犪狋犻狏犲 犕犪狉狉犻犪 犵 犲 犻狀 犆狅犿 狆 犪狉犪狋犻狏犲
                 犘犲狉狊 狆 犲犮狋犻狏犲. ” 犃狀狀狌犪犾犚犲狏犻犲狑狅 犳犛狅犮犻狅犾狅 犵狔35 : 513-530.

              · 1 0 8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