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社会》2013年第3期
P. 113
社会· 2013 · 3
庭的社会经济特征与初婚年龄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本研究的结果
部分支持了目前许多工业化国家关于教育、家庭背景与初婚年龄之间
关系的主要假设,同时基于中国的数据也有新的研究发现。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初婚年龄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的初婚年龄普
遍小于男性,用性别角色专业化的视角解释,即男性作为家庭的主要供
养者,其结婚时间与职业生涯密切相关,较早结婚会影响他完成教育、
职业训练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向上流动。而作为一个承担传统家庭角色
的女性,婚姻匹配所需要的各种女性特征在年轻时的优势更为明显,而
且家庭生产技能在父母家庭中也能够习得( 犗 狆狆 犲狀犺犲犻犿犲狉 , 1988 )。
初婚年龄也根据出生年代而表现出差异。 20 世纪 80 年代出生人
口比 60 年代和 70 年代的初婚年龄更大,这验证了已有的经验研究,即
随着现 代 化 和 工 业 化 的 发 展,初 婚 年 龄 是 逐 步 上 升 的 ( 犕犪狀狀犻狀 犵 ,
1995 ); 50 年代出生人口的初婚年龄较大,与人口政策的变化有很大关
系。 1973 年,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明确提出了“晚、稀、少”的计划
生育政策,其中“晚”是指男 25 周岁以后、女 23 周岁以后结婚,女 24 周
岁以后生育(汤兆云, 2008 )。因此,在这一时期(正值 20 世纪 50 年代
出生者的婚龄期)中国的平均初婚年龄有所提高,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
是一致的(张翼, 2006 )。 1980 年,修改后的《婚姻法》规定了法定结婚
年龄,男为 22 周岁、女为 20 周岁,这一年龄相比“晚、稀、少”政策所提
倡的婚龄有所降低,因此, 60 年代的出生者相比 50 年代的出生者平均
初婚年龄有所提前。
教育获得和职业地位对初婚年龄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户
籍差异。首先,无论在城市户籍还是农村户籍居民中,教育程度对女性
初婚年龄的推迟效应均大于男性。该结果与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经验
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较高的教育程度与在校就读时间的延长联系在一
起,这在客观上推迟了初婚年龄;教育程度的提高还意味着人力资本和
在劳动力市场预期收益的增加,据已有研究显示,女性的教育回报率明
显高于男性,因此,受高教育的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推迟结婚年龄。其
次,高等教育对农村户籍女性初婚年龄的推迟效应大于城市户籍女性。
这可能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农村男性精英纷纷从农村流向
城市,农村婚姻市场上的高教育程度的男性比较稀缺。尽管农村户籍
女性的择偶对象并不局限于农村户籍的男性,但是户籍匹配在婚姻匹
· 1 0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