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社会》2013年第2期
P. 186
农业“去集体化”过程中的乡村治理与底层政治
实”,而是希望通过展现这些分层的历史叙述,透视出集体化末期中国
乡村的权力格局与基层村庄政治行动的特点,特别是不同叙事主体如
何基于其当下和历史情境的立场,去建构并表述自身的情感、理解与经
历。正是这些相互角逐和形塑的历史叙述,为重新审视和理解集体化
末期乃至当下中国内陆村庄的权力格局和村庄行动提供了新的洞见与
可能。就此而言,“底层的另类历史是整合性的知识,因为它将一切断
裂、流失与忽略明朗化”( 犌狌犺犪犪狀犱犛 狆 犻狏犪犽 , 1988 : 狏-狓 )。
(二)乡村社会的公开文本和隐藏文本
本文使用了斯科特关于“公开文本”和“隐藏文本”的分析概念,它
有助于分析复杂多变的底层政治并能提供独特的洞见,但就中国乡村
社会的独特状况,本文试图对斯科特的理论概念进行讨论。
斯科特的作品都是从支配者和从属者的二元主体观来考察权力及
其在底层社会中遭遇的反抗。然而事实上,对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
而又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还存在着“基层精英”这样一个更具复杂面
相的独特群体。在一定情境下,他们既复制着国家权力的治理逻辑,又
在日常生活中和普通民众分享着生活世界的逻辑,正是“基层精英”使
得中国乡村历史的讲述变得更为错综复杂。
在斯科特( 犛犮狅狋狋 , 1990 )的分析中,“公开文本”是支配者和从属者
为了维护表面权力关系而共同建构的产物。但在中国乡村历史的基层
叙述中,正是由于“乡村基层干部”这一具体可见而又不完全等同于上
层政治精英群体的存在,可以看到底层民众公开文本的另一种塑造方
式,即底层民众尽管采用了权力所允许和承认的话语,但却未必与官方
文本完全达成一致;相反,底层民众可以通过对正式文本和话语进行创
造性的重组和再造,建构自身的政治—伦理期待。通过塑造“工农好干
部—赃官/贪官”的二元话语模式,普通农民以能够被统治者话语模式
所接受的公开文本表达其对现实政治世界的理解和批判,从而避免了
与上层统治精英的直接对立和冲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畸变的
底层政治逻辑尽管有可能带来小范围内基层民众短期、部分的生存状
况的改变,但却在根本上复制着原有霸权( 犺犲 犵 犲犿狅狀 狔 )统治的逻辑,因
而并没有对现存制度产生根本性的冲击与改变。
本研究与斯科特另一个分歧是,基层精英和普通民众的隐藏文本
并非是双方固守各自的边界、互不公开的领域,而是呈现了相互融合的
· 1 7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