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党政研究》2023年第3期
P. 95

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统筹 “两个大局”和两个
             “深刻认识”是我们对当前新阶段民生保障的短板和社会治理的弱项进行实践与理论 “破
             题”的前提条件,也是推进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走向新阶段的新要求新使命。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走出了一条从摆脱 “一穷二白”落后
             面貌到 “经济现代化”,再到 “四个现代化”,进而到提出包括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内的
             “五位一体的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治理的
             现代化正式纳入了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总体议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旗帜鲜明地强调,从
             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
             化道路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其是一条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在承继优良传统的基
             础上适时创新、融反思超越精神于博采众长之中、保持内在稳定与外在开放的适度张力、
             追求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有机耦合、坚持立足本土而又胸怀天下的现代化道路 。
                                                                                                  〔 9〕
                  对于新中国而言,走向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现代社会
             的目标图景也已经绘就,真正的考验在于,我们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走出一条中国式的
             现代社会治理之路,以使上述目标图景得以最终实现。由于中国现在处于并将在较长时间
             内处于飞速转型发展的 “变动社会”阶段,因此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而言,我们必
             然面临对于当前问题的 “应激性处理”和对于未来价值的 “持续性追求”之间的矛盾。
             例如,中国正在经历人类社会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转型,因此在社会构成上呈现出前现代、
             现代和后现代三种结构并存、交错发展并激荡出各种新问题的局面,这对社会治理能力和
             治理模式更新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一方面要构建以人口管
             理服务为重点的精细化社会治理模式;以化解矛盾为重点,构建政府与社会分工协作的社
             会治理方式;形成以应对社会风险为重点的政府主导型治理方式 。另一方面,则需要
                                                                                  〔 10〕
             着眼于未来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和需求,奠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之基。
                  然而,正是在破解上述转型社会现代治理难题的历程中,中国现代社会治理模式的独
             特性也逐步清晰。2002 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 “社会管理”和 “社会管理创新”。党的
             十七大提出,“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
             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提出:
             “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至此,虽然尚未提出 “社会治理”这一概念,但
             加强社会建设的工作要求和构建党建引领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基本格局的指导
             思想已经浮出水面。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 “创新社会治理”。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创新社会治理的具体
             要求在于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
             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为指引,提出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有关社会高质
             量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的内容包括: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
             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人
             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二
             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
             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
             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3 ·  ·
                                                                                                      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