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党政研究》2023年第1期
P. 17

文明、进步、创新的方向转变。其五,推进生态文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将生态文明融入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的全过程、各领域,破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非此即彼”的对
             立矛盾,以 “两山”理论为指导,构建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关系,为我国迈上绿色发展
             之路、引导全人类逃离 “生态陷阱”指明方向。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的重大意义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凝练出的首条历史经验,从大历史视野中考
             察,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治国理
             政中,中国共产党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彰显世界胸怀,以遵循现代化发展规律
             为前提,带领人民走向具有 “原体规定性”“过程规定性”和 “空间规定性” 的中国式
                                                                                               〔 15〕
             现代化新道路,这一道路充分展现 “中国特色”与 “社会主义”鲜明元素,是 “适应中
             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道路,对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具有
                                                        〔 16〕
             不可磨灭的重大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贡献现代化理论的中国智慧
                  西方国家在现代化探索上具备时间优先性,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为起始,率先完
             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其成果伴随资本的全球扩张而传播蔓延。但这种时
             间优先性并不等同代表现代化道路的唯一性,探索并建设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价值追
             求。在人类社会发展逻辑中,现代化不是西方社会、资本主义的 “专有名词”,非现代化
             也不是东方社会、社会主义的 “特有标签”。
                  鉴于西方实现现代化血与火的历史事实,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探索现代化进程中反
             对掠夺、剥削与压迫,秉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遵
             循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摒弃了 “全球化 = 西方化”
             “现代文明 =资本主义文明”“现代化逻辑 = 资本逻辑”的 “西方中心论”发展观,重构
             了世界现代化理论谱系,指引我国走上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
             路符合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要求,主动回避现代化建设 “趋同模式” “依附模式”
             与 “脱钩模式”,将 “人的逻辑”置于现代化发展优先位置,通过强化对市场的驾驭和合
             理引导,保障物质财富的增长目的落脚到改善全体人民生活质量上来,以 “两大奇迹”
             昭示西方现代化道路不是唯一的 “普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
             态、新范式,彰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可行性,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怎样自主实
             现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并从事实上证明了人类 “存在多种通往现代化的不同路线” 。在
                                                                                                    〔 17〕
             此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立足本国又关切世界,服务于人类整体现代化进程,是一条
             “惠己”与 “达人”充分融合的道路,其示范性、引领性意义为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
             办”开出标本兼治的 “中国药方”。要言之,“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
             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
             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
             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18〕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实践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 “三大规律”,坚持历史与现实、经
             验与方法、民族与世界的结合与统一,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将实践性作为其鲜明
             特征,充分激发出中国社会发展潜力,促使 “人的现代化”和 “物的现代化”辩证统一
             于中国现代化实践之中,正确解决了我国现代化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避免了受制于西方国
             家的种种可能。
                  中国式现代化没有模板、没有母版,更不是某些外来现代化建设体系的再版或翻版,
             而是党领导人民在回应历史课题、解答中国议题、破解全球难题中辛苦造就的原创道路,
             是在推进中国实践中走出的独具风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关键在
                                                                                                       5 ·  ·
                                                                                                      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