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党政研究》2023年第1期
P. 16

断推进社会协调发展中构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已成为回应西方引发的现代性危机以
             及求索 “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突出成果。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下,持续探索并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终将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 “中国梦”,这一道路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迈向更高阶段并最终通往共产主义理想社
             会的可行路径。
                  跨越西方现代化陷阱,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行稳致远。西方将资本主义现代化标榜
             为人类文明的 “最高形态”,但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规律来看,“现代化”是人类实现
             自我解放与自我发展的过程,不是定于一尊的标准,资本主义并未终结人类走向现代化的
             探索空间。审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下以宏大理论旨归为指引,
             颠覆西方固有现代性内涵,形塑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 “中国模式”,跳出西方所宣扬的现
             代化陷阱。其一,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式现代化以马
             克思主义与现代化的内在关联为起始, 坚持人民至上,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共
                                                     〔 12〕
             建共享的现代化模式日臻完善,这种更加注重公平正义的现代化不仅宣告 “历史终结论”
             的破产,也为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可靠策略,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其二,跨越 “塔西佗陷阱”。“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依法治国、全过
             程人民民主中增强公信力,始终保证人民主体地位,做到了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之间的内
             在统一,呈现出人民民主的现代化模式雏形,为跨越 “塔西佗陷阱”提供民主政治支持,
             助推国家凝聚力的跨越式提升。其三,跨越 “金德尔伯格陷阱”。中国的发展受益于世
             界,中国也顺应世界期待,展现大国担当。在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我国秉承互鉴包
             容、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观,倡导 “全人类共同价值”,着力在全球事务中发挥出建设性
             作用,富有国际担当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兼具人类情怀与全球责任,标志着我国对 “金德
             尔伯格陷阱”的跨越。其四,跨越 “修昔底德陷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
             代化道路摒弃西方敌我思维、冷战思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大国外交,参与
             全球治理,通过建立合作共赢、互相尊重的新型国际关系营造我国建设发展的外部有利环
             境,“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顶层设计打破了 “国强必霸”的逻辑预设,建立
             起 “休戚与共”的世界秩序,以实际行动明确我国跨越 “修昔底德陷阱”的必然性,同
             时为全球各文明间和谐关系的打造提供重要借鉴。
                  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党构建中国式现代化 “五位
             一体”总布局,将文明发展与现代化变革一体熔铸,有效解答现代文明前进中存在的客观
             难题,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环节、各方面协调、均衡发展。其一,推进经济现代
             化。“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核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 13〕
             系,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以经济高质量为主题,贯彻 “五大发展理念”、深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 “新四化”同步发展,进一步完善市
             场经济体制,旨在打造经济现代化新格局。其二,推进政治现代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具有中国共产党领导、走共同富裕道路、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中心的政治特
             色。 聚焦社会发展进程,为实现以政治文明为导向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党和
                 〔 14〕
             国家法律法规、改革政治体制机制,推动制度现代化优势转化成政治现代化能力,激发社
             会主义政治文明综合效应,保证了国家政治治理的正确方向。其三,推进文化现代化。中
             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建设中注重文化在国家整体发展中起到的驱动作用,着力以构建文化现
             代化为目标导向,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强化对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发展,从而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涵养中国式现代
             化道路自信,发挥先进文化功能,助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四,推进社会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社会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党的领导下推
             动国家整体性建设,构建起共建、共享、共治的 “多层联动”社会治理共同体格局,能
             够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使社会现代化建设向展现中国现代性精神特质上前进,向更加
                  4 ·  ·
                 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