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党政研究》2023年第1期
P. 10

基层治理中的干群关系问题。只是由于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在中国一度中断,当代中国
             的基层治理基本问题在一段时间内未能成为学术问题。
                  中国的基层治理引起了外国学者的关注,并提出了一系列经典议题。如关于人民公社
             体制上下结构的 “蜂窝状”概念等。最为经典的是关于近代国家政权在基层遭遇的 “政
             权内卷化”。杜赞奇运用近代中国农村实地调查材料,发现国家政权向下延伸并没有取得
             预期成效,反而造成的是 “政权内卷化”。“国家政权内卷化不是靠提高旧有或新增 (此
             处指人际或其他行政资源)机构的效益,而是靠复制或扩大旧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如
             中国旧有的营利型经纪体制———来扩大其行政职能。”
                                                                     〔 20〕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基层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改革开放中恢复重建的社会科学
             根据中国基层治理事实提出了一系列概念。如 “乡政村治”“代理人与当家人”“压力型
             体制”“行政承包制”“简约治理”“国家化与农民性”“板结社会”等。如人民公社体制
             的重要特点是 “政社合一”,即政权组织与经济组织合为一体。废除人民公社体制之后,
             在乡镇恢复设立政府,在乡镇以下设立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如何概括这一体制,

             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田野的政治学者张厚安教授提出了 “乡政村治”的概念,并进行了
             论证。 “乡政村治”的概念便是由基层治理基本问题产生出来。“乡政”与 “村治”属
                    〔 21〕
             于基层治理的上下结构。之所以要在 “乡政”以下设立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重
             要原因是发挥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社会活力。

                 三、问题导向的概念体系建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基层治理基本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建构了诸多具有原
             创性的概念,基层治理成为学界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从总体上看,这些概念都与作为基
             层治理基本问题相关。只是人们主要是对具体事实现象的认识和概括,而未能将这些认识
             与基层治理基本问题相联结,也未能与基层治理基本问题研究中产生的经典议题相关联,
             由此产生的概念表现为互不关联的 “概念孤儿”状态。其重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政
             治学属于引进的外来学科。大量的中国问题是原有的政治学学科没有论及的,或者说不能
             提供现成答案的。二是中国学者从中国的具体问题出发而未能将具体问题置于学术体系

             中,从基本问题出发,并沿着经典议题而展开。实在的经验性问题未能转换为具有内在逻
             辑关系的学术问题。要将一个个 “概念孤儿”联结为一个概念家族,形成体系化的概念,
             就需要将概念置于研究对象内生的基本问题框架下,与对基本问题研究的经典议题相关
             联,以基本问题和经典议题为纽带,推进概念的体系化建构。其重要性在于:
                  一是有助于接续研究。学术研究有源与流。任何研究都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前进。只有
             充分理解前人的经典议题,后人才能在前人基础上取得新的进展,或补充、或否定、或替
             代等。学术研究既不能跪拜在前人面前,也不能无视前人的存在。费孝通先生提出的 “悬
             浮政权”“无为政治”“双轨政治”“长老统治”“礼治秩序”等,主要是对传统中国基层
             治理提出的经典议题。这些经典议题为当下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启示。如 “双轨政治”对
             于 “上通下达、来往自如”的治理理想类型的描述。尽管中国基层治理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由基层内生的上下结构这一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也需要后人在前人基础上作出新的概
             括。如随着现代国家建设,国家政权组织得以 “纵向到底”,在基层社会领域实现了自上
             而下治理与自下而上治理的 “双轨对接”,特别需要的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 “双向互
             动”。通过基层治理基本问题和经典议题,便可以将 “双轨政治”与 “双向互动”的概念
             联结起来,使得两个不同时代的概念具有内在的相关性,不至于陷入 “概念孤儿”状态。
                 8 ·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