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党政研究》2022年第3期
P. 38

党 政 研 究  2022 3







                             社区基金会治理结构及其优化策略






                                                        原  珂









                      〔摘要〕在我国,社区基金会作为一种新型的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具有社区公益资源
                  汇聚平台和发展社区慈善信托等多重功能。稳健的治理结构是社区基金会可持续发展中实现其
                  预期功能的基本制度配置。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态,我国社区基金会治理结构分散,需要不断
                  优化和健全:厘清权责,理顺政府与社区基金会的关系;赋权增能,切实做实做强社区基金会
                  理事会;明确职责,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积极作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加强秘书处的
                  专业化运作。
                      〔关键词〕社区基金会;治理结构;组织架构;社区公益资源;基层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22)03 - 0036 - 11




                 2021 年 4 月 2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 “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并要求 “设立社区基金会等协作载
             体”。2021 年 6 月,民政部出台的 《“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要求 “鼓励
             慈善组织和慈善信托发展”,以大力推进慈善组织培育,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和行业自律,
             提高行业公信力。在我国,社区基金会作为一种新型的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具有社区公
             益资源汇聚平台和发展社区慈善信托等多重功能。然而,一个现实问题是,作为西方 “舶
             来品”的社区基金会,虽然近年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其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尤
             其是因资金来源多元化、项目环节众多、治理结构分散但组织权力却相对集中等显著特征
             对其制度的完备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组织管理学的经典理论可知,以制度规章为基

             底的治理结构是提供组织行为规范、保障组织良序运行的重要依据。就社区基金会而言,
             健全的治理结构是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按照国际惯例,社区基金会一般是基
             于特定的社区服务目标,由社区居民或组织发起而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在现行中国慈善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社区基金会在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中的作用研究”( 20CSH091);对外经济贸易
                            大学优秀青年学者资助项目 ( 21YQ20)
                 〔作者简介〕原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教授,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
                            员,博士,北京  100029。
                  6 ·  ·
                 3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