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党政研究》2022年第2期
P. 25
克领导俄国走向社会主义并不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强调必须坚持党在政治、经济、文化
中的领导地位。重温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的批判以及围绕着党
的领导所阐发的重要思想,对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批判苏汉诺夫们的 “经济决定论”,捍卫党领导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正当性和党
的领导地位
布尔什维克能不能在经济落后的俄国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是列宁同以苏汉诺夫
为代表的 “经济决定论”者的主要分歧。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建立了
苏维埃政权。但是,针对布尔什维克是否应该领导落后的俄国走向社会主义以及能否取得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的争论并没有停止。就像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社会主义面包的荞麦粉
还没有磨好,布尔什维克领导俄国进行十月革命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因而只会带来历史灾
难一样,以苏汉诺夫为代表的一些庸俗马克思主义者也对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进行十月革
命并建立苏维埃政权持强烈否定态度。自 1918 年 7 月至 1921 年 8 月整整 3 年的时间里,
苏汉诺夫共写了 7 卷 《革命札记》记述俄国从二月革命至十月革命期间的历史。《革命札
记》中最为核心的观点就是指责列宁缺乏对俄国社会主义所应具备的客观前提的分析,缺
少对俄国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认为俄国根本不具备实行社会主义的客观条件,否定列宁
领导俄国进行十月革命夺取政权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苏汉诺夫反复强调的一个论据就是:
“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高度。” 按照这样的观点,如果列宁领导
〔 1〕
布尔什维克进行十月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的合理性、正当性存在问题,那么党
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也就失去了合理性和正当性。因此,毫无疑问,这些观点的用意和
实质是在否定布尔什维克领导国家的合法性,否定党的领导地位。在列宁看来,苏汉诺夫
的观点并没有太多新意,其实质就是庸俗马克思主义者们从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唯一
决定性因素”的理论出发,所常弹的 “经济决定论”的陈词滥调。这些论断也就是在否
定布尔什维克有领导俄国建设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众所周知,十月革命胜利后,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经历了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千疮
百孔,国际上面临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和包围,在这样一个阶级敌人仍然拼命反
抗、斗争形势极其复杂、习惯势力十分强大、建设任务异常艰巨的国内外形势下,如果放
任苏汉诺夫们恣意否定党领导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必将严重损害党的执
政地位和领导地位,也会不利于党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基于此,列宁于 1923 年在病
榻上口授了 《论我国革命》一文,重点批判苏汉诺夫们的 “经济决定论”,尤其是批判苏
汉诺夫们所谓俄国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错误思想主张,深刻阐述了布尔什维克
为什么应该领导俄国进行十月革命并建立苏维埃政权,有力回击了苏汉诺夫们对列宁领导
俄国进行十月革命、夺取政权的正当性的质疑。
一方面,列宁从世界历史的整体性出发,认为必须把俄国的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之
中,布尔什维克之所以能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战
所形成的客观形势决定的。列宁分析指出,苏汉诺夫们反对布尔什维克领导社会主义革命
的原因仅仅是基于对俄国一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考察,他们提出俄国社会化大生产的
组织化程度比较落后,还没有达到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经济发展水平,因而俄共 (布)不
能夺取政权,更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与此不同的是,列宁认为应该将俄国看
成整个世界链条中的一环,从世界局势和俄国本国的特殊国情出发,俄国共产党必须抓住
有利时机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他指出:俄国的十月革命 “是和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
大战相联系的革命。这样的革命势必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面对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
〔 2〕
3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