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党政研究》2022年第1期
P. 45
一、在世界历史发展总进程中把握历史大势,准确定位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时代坐
标和历史方位
(一)在世界历史发展总进程中科学判断时代性质和主题是谋划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的前提
历史时代是一国实现现代化的大环境。确立一国实践主题,谋划国家现代化战略,必
须首先研判时代性质和时代主题。对于如何区分不同的社会形态与历史时代,马克思、恩
格斯主要有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两种分析维度。依据经济社会形态维度来考察,
马克思、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了 “资产阶级时代”的概念,并得出了资
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 “两个必然”的结论。以技术社会形态维度为依
据,即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对社会形态进行划分,人
类社会依次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电子时代,技
术社会形态各个历史阶段依次更替。据此,马克思、恩格斯又得出了 “两个决不会”的
结论,指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两种社会形态、历史时代的划分相
辅相成,为我们判断时代性质及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列宁认为,只有在世界历史发展总进程中把握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以此为依据来分
析各个国家更详细的时代特点,进而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为此,他专门研究了时代问
题,明确提出人类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
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面对一球两制而社会主义俄国又处于资本主
义包围中这样的时代背景,列宁提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构想,并提出了在
扩大同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中争取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新思路” 。斯大林在时代性质
〔 3〕
问题上,基本继承了列宁的思想,同时,他还对资本主义发展有了新认识,在二战之前提
出了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思想。斯大林认为,帝国主义的性质,决定了资本主义在总体上处
于危机状态,而这种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可能解决的。从总体上看,斯大林对时代
问题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现状。但是,他没有在实践中发展
资本主义总危机思想及其分析思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苏联共产党都把资本主义处
于总危机状态,作为分析时代问题的基本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结论愈加不符合资
本主义的现实,并对苏联共产党及其他国家共产党产生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民主革命转变为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
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这种时代大势下应运而生的。正如习近平总书
记所强调:“我们党的诞生就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结果。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的
兴起,就是当时的世界大势。我们党从这个世界大势中产生,走在了时代前列。” 在民主
〔 4〕
革命时期,毛泽东对时代问题有过多次论述。他指出,“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
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激动,是
极其巨大的” ,“现在的世界,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是资本主义决然死灭和社会
〔 5〕
主义决然兴盛的时代” 。总的来说,毛泽东对时代问题的认识与当时时代现实是相符的。
〔 6〕
在 20 世纪前半叶,战争与革命相互交织是时代主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无产阶级一切
工作的根本目标,进行武装夺取政权的阶级斗争是中心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
革命的胜利也证明了毛泽东对时代的判断是正确的,其所采取的战略和策略也是与时代条
件相契合的。
从 20 世纪后半叶开始,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和平与
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然而,由于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和主观认识上的偏差,新
3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