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党政研究》2022年第1期
P. 46
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们在时代主题问题上,没能在历史大势
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从而导致在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上出现了一些失误。当然,
这些失误在探索过程中是难免的,我们党在这一时期仍然取得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巨大
的建设成就。
(二)在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中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开启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认识发生转变并逐渐接近时代发展的状态,是从邓小平开始
的。邓小平始终从 “世界视野”来设计党和国家的宏观战略。改革开放初期,围绕着如
何在世界坐标中定位中国这一重大问题,邓小平进行了深入思考并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内涵
深刻的战略判断。首先,在 “战争与和平”问题认识上有了历史性转变。邓小平改变了
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看法,并得出新的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
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对推进中国式现
〔 7〕
代化新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一九七八年我们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就是建立在这样一
个判断上的。” 其次,对时代主题转换作出了科学判断。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
〔 8〕
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
题。” 这样来表达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或两大问题,并不是说当代已经没有其他重大问
〔 9〕
题。但是,成为全球性、战略性问题的,确实是这两个而不是别的。最后,突出科学技术
在当代世界发展和时代变革中的地位。邓小平把握时代特征,观察世界发展大势,有一个
突出特点,就是把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
和世界面貌,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这些战略判断,准确把握了历史发展大势,指引了
中国的前进方向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
由于邓小平敏锐地把握新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变化,对时代主题作出新判
断,党中央在此基础上果断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
新道路,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改革开放是怎么
搞起来的?很关键的一条是我们党正确判断世界大势,确立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认
识,才有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才有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开启。” 因此,“作
〔 10〕
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也是基于我们党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 。
〔 11〕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人都重
申: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大势基础上对世界大局的
基本判断。同时,江泽民和胡锦涛在把握世界大势方面又有新的发展,他们从经济全球
化、世界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等方面对中国发展 “重要战略机遇期”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且在时代潮流、非传统安全、地区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不断提出新理念和新论断,为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三)从历史发展大视野、时代发展阶段性及未来趋势中认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新
道路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
时代的发展和演进,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特点。正确认识时代,既要从历史
发展大视野中来把握,又要注意时代演进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还要对其未来进行科学预
测。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自觉在时代潮流中认清方位,并据此制定出正确
的战略和策略,完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
从历史大视野来看,我们所处的世界历史时代仍然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
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目标的长期性,又要
把握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制定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实现发展
4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