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党政研究》2022年第1期
P. 42
形成的国际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冷战时期形成的那一套已经失灵了,完全由西方强
推的 “秩序”已经彻底乱套了。当下正处于 “百废待兴、百废待举”之时,国际关系正
在重组、国际规则正在重写、国际秩序正在重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深刻认识到提升中
国国际话语权的极端重要性,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适时向国际社会诠释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与优势,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在联合国、国际多边
会议等正式和非正式场合,中央政府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各国要相互尊重、和平
共处,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主张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50 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向世
界传递了中国最强烈的和平发展愿望,同时也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最佳中国话语强音:“世
界各国应该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
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国际规则只能由 193 个会员国共同制定,不能由个别
国家和国家集团来决定;应该由联合国 193 各会员国共同遵守,没有也不应该有例
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核心,也是世界认
〔 35〕
识中国的基本框架。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 “一个战略传
播体系”和 “五个力”的建设目标, 这是顶层设计对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全新工作布
〔 36〕
局。中国的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震撼了世界,中华民族发生的历史巨变已超出西方话语体
系的解释能力,现在是该把经过实践检验证明的中国理念和中国话语介绍给世界的时候
了,需要 “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形成中国学术的话语权、塑造中国形象上下
功夫”,尤其需要通过开展文化对话与文化合作,“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能力,向世界展
示真实立体全方位的中国” 。
〔 37〕
〔参考文献〕
〔 1〕〔 5〕〔 7〕〔 8〕 〔 11〕 〔 12〕 〔 17〕 〔 27〕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 N〕 . 人民日报,2021 - 11 - 17.
〔 2〕何建宇. 中国解决了 “挨打”、 “挨饿”问题之后,怎样解决 “挨骂”问题 〔 N〕 . 湖南日报,
2016 - 11 - 10.
〔 3〕〔 20〕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J〕 . 求是, 2021,( 14) .
〔 4〕郑青. 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优势 〔 N〕 . 经济日报,2021 - 09 - 01.
〔 6〕韩庆祥. 深刻把握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丰富内涵 〔 N〕 . 学习时报,2021 - 08 - 30.
〔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1 册 〔 C〕 . 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1995:
288.
〔 10〕高中华,刘子一.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与实践 〔 J〕 . 治理现代化研
究,2021,( 2) .
〔 13〕邵宏珠.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实践与价值意蕴 〔 J〕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
会科学),2021,( 7) .
〔 14〕新华社.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统筹做
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 N〕 . 人民日报,2021 - 08 - 18.
〔 15〕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 〔 N〕 . 人民日报 ,2019 - 11 - 06.
〔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 C〕 .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48.
〔 18〕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
0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