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党政研究》2021年第6期
P. 87

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的秩序法则
                  公平是人类社会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合作互利的价值观基础,而正义则是人类社会
             信任规则、遵循法度、崇尚理想的价值观基础。当然,公平与正义并不是抽象的理念共
             相,而是具体的社会价值。作为价值判断,公平与正义是针对主体而言的,如果没有主体
             参与其中,就没有了衡量的尺度,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公平与正义。公平与正义也都是相对
             的,并没有贯穿一切历史阶段、一切价值主体、一切具体条件的绝对公平与正义。在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下,公平与正义虽然具体体现在各不相同的法律制度、组织机构等
             议题领域,但首先是指国际层面上的倡导合作共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力维护国
             际公平正义。国际公平正义的最基本意涵是国家间平等,具体表现为国家间国际地位的平
             等、国家间国际事务参与的平等、国家发展权利与机会的平等、国家民众认同上的平等诸
             方面。呼唤公平公正、反对霸权主义、寻求互相尊重、保障机会权益,是当代国际社会公
             平诉求的重要内容。而要推动国际公平公正追求,就要更多国际主体的共同参与,世界各
             国应当开放合作,共同推动 “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 ,决不能陷入故步自封的霸
                                                                            〔 28〕
             权主义、特权主义陷阱。
                  相形之下,正义是处理国际事务时协调各参与方利益和责任的基本原则,即注重道义
             而非一己私利。 同时,正义也是国际或全球合作制度建构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国际公
                             〔 29〕
             共生活的秩序安排或组织形式的价值依据,要求各参涉主体得其应得、受其应受。国际社
             会生活中各类利益维护与冲突的客观存在,要求正义这一共同价值在场,以便维护好、协
             调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具体而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正义价值,包
             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层面。在经济正义层面上,要促进全球资源均衡
             分配,防范国际垄断集团操纵利益切分,给予发展中国家充分的自主建设空间,反对经济
             压迫、经济剥削、经济控制。在政治正义层面上,要维护全球各政治主体平等地位,坚持
             发展多边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国际霸权与独裁专制。在文化正义层面上,要贯彻文化平
             等与文化自主理念,在保障主体文化权益的前提下协调不同文化间的交互关系,破解人类
             社会价值共同体内部的文化矛盾,努力消除彼此间文化隔阂与文化鸿沟。在社会正义层面
             上,要在社会建设与民生发展中协作互助,着力推动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教育、就业、安
             全、医疗卫生等共同性社会问题的解决,不断让建设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在生态
                                                                                                  〔 30〕
             正义层面上,要明确不同国家、地区或社群之间的环境权责,反对国际生态剥削与浪费性
             生活方式,促进全人类正当合理地共同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 推进国际公平正义,是
                                                                                 〔 3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可以使共同价值所促成的共识与合作关系最大化,
             推动形成具有充分主体间性的 “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 。
                                                                       〔 32〕
                  3. 民主与自由是目标目的层面上的价值共识或基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
             人类文明不断迈向进步的终极性要求
                  民主与自由作为公共生活中的普遍性人类价值,既可以在国家政治、也可以在国际政
             治的层面上或语境下来理解。在当代中国语境中,人民民主被界定为实质性的当家作主而
             不是形式上的程序民主,而民众的自由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并特别强调这些自由得以逐步
             实现的客观物质条件。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民主是一种 “全过程人
             民民主” ,是人民广泛参与、充分协商、科学决策的民主,彰显着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
                      〔 33〕
             巨大优越性。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下,全人类共同价值当然不只是指中国式的社
             会主义协商民主,但也绝不是唯我独尊意义上的 “西方民主”;民主并不是欧美国家文明
             的专利,西方文明也没有资格自诩为民主这一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时代发言人。作为全人类
             共同价值的 “民主”至少具有如下两重意涵:一是世界各国应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主权
             主体地位,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尊重人民的利益与要求,从而提升人民福祉、完善权
             力规范、优化治理体制;二是应积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由
             世界各国通过平等协商来共同解决国际问题,打造多边主义国际格局,争取国际民主最大
             公约数。对此,习近平总书记 2013 年 3 月 29 日在刚果共和国议会上发表的演讲中强调指
                  6 ·  ·
                 8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