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党政研究》2021年第5期
P. 86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在网络治理领域需要努力实现的一种理想。2015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了 “构建网络空
间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习近平指出:“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
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各
〔 10〕
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在这里,习
〔 11〕
近平把人类共同命运体的主张运用到网络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
体的主张。习近平还提出了全球互联网治理的 “四项原则”和 “五点主张”。2019 年 10
月,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 “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作为主题,大会组委会发布了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此项文件从
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等四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实
现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路径。 国际社会对此予以高度关注,认为中国提出的构建网络
〔 12〕
空间命运共同体为维护网络空间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新全球化时代中国向世界提供的一项观念性公共产品,是打赢疫
情攻坚战的重要理念,体现出患难之际国际社会守望互助的真挚情谊。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
一定的命运共同体中,休戚与共,命运攸关。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意味着要构建全球
网络空间共同发展与合作治理的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这一行动关乎互联
网的健康发展,是国际社会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做出的重要选择。通过构
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可以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全人类。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对于国际社会合作抗 “疫”极其重要,关乎整个人类的
前途命运,应成为世界各国共同抗疫的思想共识和合作基础。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生活带
来了极大不便,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可以防控、弥补、解决在此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国际社会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共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符合各个国家的共
同利益,而且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同时,我们也可以关注到,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
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大力推动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加深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
共同体的国际共识。
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有效阻止疫情的全球蔓延
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提升医疗效率、分享防疫信息、加强防疫合作、节约医疗资源、加
速医药研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充分证明,对于重大疫情的预警、应对、管控、治
理等,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疫情防控的需要,但是,网络信息技术赋能可以为重大疫
情的预防、诊治、管控提供有效途径。 许多国家已经认识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
〔 13〕
政务系统进行疫情防控非常重要,并采取了分享信息、激励民众、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等许
多创新性手段,取得了明显成效。由于互联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国际社
会通过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疫情防控,初步形成了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基本
共识。中国在这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协助许多国家加强跨境远程医疗建设,通过远程
防疫会议、远程医疗培训、远程诊疗系统建设等工作与许多国家共享防疫经验与信息,开
展疫情防控交流活动。
当前,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应用网络技术手段来提升防控疫情的能力。一些城市把智
慧城市中的智慧感知、数据处理、城市应用、智能调度、智慧监控与疫情防控紧密结合起
来,加强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各部门、各行业的资源共享,实现统
一运营和调度,以及疫情一体统筹、一体防控。比如:一些地方利用公安、交通、通信、
医疗等脱敏数据,识别和寻找密切接触者,从而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一些地方通过数
5 ·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