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党政研究》2021年第4期
P. 8
〔 22〕
对于 《人民日报》社论,中共长期坚持地方报纸 “还是要转载” 的做法。1952 年 6
月,中央发出的 《关于纪念党的三十一周年的办法》指出,《人民日报》届时将发表纪念
社论,各地报纸可予刊载。 借助于中共的宣传网络,七一社论在塑造建党记忆的过程中
〔 23〕
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七一社论的词频分析与话语特点
1949 年至今,《人民日报》共登载了 53 篇七一社论。刊发时间一般是 7 月 1 日,少
①
数情况下会提前或延后一天。从语篇上看,七一社论长短不一,行文流畅。一般年份,社
论篇幅在 2000 字左右。逢五逢十等特殊年份,篇幅较长。1971 年中共建党 50 周年时,七
一社论的篇幅最长,达 2 万余字。不同时期的七一社论强调的重点也不一致。因此,依托
七一社论研究建党记忆,既要从整体上把握全局特征,也要理解阶段差异。
(一)不同阶段七一社论的词频分析
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七一社论进行词频统计,过滤排除无义助词后,可以得出如下结
果 (表 1)。为能够清晰显示词频的聚焦程度,研究截取了词频排名前十的词语。透过这
些高频词汇足以洞见隐藏背后的集体记忆。
表 1 七一社论词频分析的总体状况 ( 1950 - 2020)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关键词 人民 建设 社会主义 革命 领导 群众 思想 改革 无产阶级 历史
词频 533 465 453 409 404 359 328 293 274 259
表 1 中的词汇一直是中共政治生活的高频词。这些词语的呈现频率与聚焦程度显示了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关怀与现实诉求。对七一社论的整体分析有助于概括中共历史观的全
貌,把握历史观的嬗变。然而,考虑到中共不同阶段的独特性与区隔性,也为了把握中共
不同阶段的历史观,十分有必要对不同阶段的七一社论进行历时性分析。
不同历史阶段,七一社论的数量不同。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时期 ( 1949 - 1965),共
有 3 篇。 “文化大革命”时期 ( 1966 - 1976),共有 8 篇。改革开放时期 ( 1978—2011),
③
②
共有 33 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2012 至今),共有 9 篇。从产生数量的历史时间
④
看,七一社论成为庆祝建党的规定动作发生在 “文化大革命”期间。自此以后,逐步固
定下来,成为约定俗成。对不同阶段,七一社论词频统计以后,结果如表 2 所示:
① 本文统计数据截至 2020年。
② 该阶段,有七一社论的三年,分别是 1950年、1952年、1961年。尽管有些年份的 7月 1日,《人民日报》也有
社论发布,但是这与本文界定的建党社论并不一致。比如,1954年 7月 1日,同日的 《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
《加强党的纪律性》为题的社论。尽管这篇社论与党史党建关系密切,但其本意也不是纪念建党。1955年 7月 1
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 《反对空谈节约》的社论。1956年 7月 1日,《人民日报》第 1 版的 《致读者》
社论,是胡乔木为 《人民日报》改版所写的公告。还需说明的是,1949 年 7 月 1 日,当时新中国还未成立,
《人民日报》为了纪念建党 28周年,发表了毛泽东的 《论人民民主专政》。不可否认,这是一篇重要的政论文
章。尽管代替了社论的部分功能,但是并不等同于社论文章。1957 年、1958 年、1959 年、1960 年、1962 年、
1963年、1964年、1965年均没有出台七一社论。
③ 1972年、1973年、1975年、1977年没有发表七一社论。
④ 1981年 7月 1 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当年没有发表七一社
论,原因是十一届六中全会于本年六月底召开,政治生活的关注中心都聚焦到这次会议上来。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