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党政研究2019年第6期
P. 81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走上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之路,我国的主要矛盾变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
             之间的矛盾”,这一时期的标语主要围绕 “思辨与讨论”这一主题。 党的工作重心逐渐
                                                                                     〔 5〕
             由 “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
             导地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找到新的前进方向,标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不断完
             善,逐渐走向理性化,一时间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标语遍布大街小巷。以往那些
             政治色彩、意识形态浓烈的标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开始更多地关注经济与社会发展等
             内容。
                  第一,引领思想讨论,澄清思想混乱与思想僵化的功能。长达十年的 “文化大革命”
             以 “四人帮”的粉碎而结束,一系列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开始蔓延开来,党面临着政
             治、经济、思想、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和彻底整顿治理的迫切任务。但是在执行
             这一艰巨任务的过程中, “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严重阻碍着党和国家正常秩序的运
             行,各项事业陷入迷域,在徘徊中艰难前行。这种状况使党的领导人敏锐地意识到,必须
             彻底澄清 “四人帮”造成的严重思想混乱。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
             广大干部群众与 “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在 《理论动态》上刊
             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确立了真理标准的权威。这不仅对文革期间的
             冤假错案与功过是非进行了全面评价,还对各项政策进行了重新调整,彻底否定 “两个凡
             是”的错误方针,确立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路线,终于对禁
             锢人们多年的思想进行了一次大解放,也为之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清除了障碍,并打开
             了思想门阀,从根本上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先
             河。一时间,“解放”一词以各种形式被人们口耳相传,标语从文革的雾霾中走出来,继
             续传播正能量。
                  第二,发挥拨开迷雾,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功能。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
             的重要转折点,冲破计划体制的束缚,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诸多新鲜事物也
             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正是在这种思辨与讨论的大环境之下,人
             们才不再彷徨失措,而是斗志昂扬,大胆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
             基本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成为当时响亮的标语和口号,成为人
             们不懈地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摸索之路真正开始。“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一部
             分人先富起来”等标语得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之中的人们的广泛认同,举国上下都将注意
             力转移到发展生产力、加快技术革命步伐之上,强调管理方法要充分遵循经济规律,改变
             闭关自守的状态,大胆进军国际市场,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资金。
                  第三,服务经济建设,指引社会主义建设新方向的功能。改革开放后,我国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国民经济取得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为此,党
             和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设计出各式各样的宣传标语,如 “改革、发展、稳定”“时间
             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等等,这一时期,宣传标语更多地体现出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在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设计的标语的号召下,全国上下全心全意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在
             很短的时间内,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取得巨大发展,到 20 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相较于
             改革开放初期就翻了两翻。可一味地追逐经济利益的增长,必然会带来连锁的社会反映,
             如 “唯生产力论”曾一度被人们追捧。
                  3. 谋福祉与促发展:新时代宣传标语更多地关注人的美好生活需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标语宣传目的侧重性也发生很大变化,在表
                                                                                                       1 ·  ·
                                                                                                      8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