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党政研究2019年第4期
P. 88
阶级知识分子”的利益效劳,只顾眼前,什么共产主义,什么社会主义,其实早已丢到九
霄云外,小资产阶级本性也就暴露无遗。
第二,“机会主义幽灵”蛊惑人心所引起的工人运动内部的分歧,“决不是什么枝节
问题”,而是关乎工人运动兴衰和命运。以马尔托夫为代表的孟什维克采用 “庸俗马克思
主义者所惯用的夸张其词和简单化的手法”,基本斗争手段就是捣乱全部党的工作,败坏
工人运动事业,阻碍布尔什维克所有的一切,把 “投机取巧”作为逐利的终南捷径,把
“意气用事”“无理取闹”作为斗争的不二法门,居然还把一些 “隐晦行为”称之为 “光
明磊落”,在清新明朗的革命形势中凝降了沉重的迷雾。在关键时刻,曾在 “二大”会议
上支持过列宁的普列汉诺夫也转向孟什维克,明确表示他不忍 “枪杀自家人”,“宁肯自
杀,也不愿意分裂”,他发表在 《火星报》第 52 号上的 《不该这么办》一文指出,“有时
为了避免分裂,必须对修正主义者 (那些同我们接近或者表现动摇的)以及无政府个人
主义者实行让步” 。列宁对此评价:“这篇文章过去是,而且现在仍然是马尔托夫分子钻
〔 4〕
进编辑部的唯一的入场券。” 普列汉诺夫这种抽象的笼统的观点当然使 《火星报》的读
〔 5〕
者 “莫名其妙”,他背叛了他自己同修正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争论的立场,无疑对布尔什维
克和无产阶级专政是 “暗中放冷箭”。1903 年 11 月 1 日,《火星报》第 51 期出版之后,
列宁退出了编辑部,自第 52 期开始 《火星报》就成为孟什维克的 “派报”了。但是,这
些组织问题上的 “机会主义幽灵”却不想摘下其真实面具,一直力图掩盖和歪曲他们和
布尔什维克在组织原则上的分歧,认为只是 “枝节问题”,伪装要团结一致、不搞分裂,
博得了李伯尔之流、阿基莫夫之流的 “衷心同情”。列宁对此展开了猛烈的批判,认为应
该摆脱 “任意胡闹”和 “无谓争吵”,但是决不允许用 “违反党性”的斗争手段来破坏党
的根本利益,他主张把争论情况 “完全公开”,不要隐藏党的缺点和毛病。他认为,关于
党纲和党章第一条的争论并不像马尔托夫和阿克雪里罗等想的那样,是坚决主张 “广泛无
产阶级斗争”的人反对坚决主张 “搞激进密谋组织”的人的简单冲突,而是组织上建立
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重大原则问题,关乎要不要集中制建党,要不要无产阶级专政,
关乎工人运动的兴衰和命运。
第三,祛魅 “机会主义幽灵”,必须 “从实质上抓住一些中心的基本争论点”,坚定
布尔什维克的根本立场。当然,列宁更清楚:祛魅机会主义幽灵,必须 “从实质上抓住一
些中心的基本争论点”,忽略 “许多毫无兴趣的无聊细节”。其实,当分歧发展为持久、
顽强、激烈的斗争的时候,通常经过一段时间就开始显现出来一些中心的基本争论点。战
役的最终结局如何,就要看这些争论点是怎样解决的,而斗争中所有一切细微的枝节问
题,同这些争论点比较起来,就会退居次要地位。党内革命派和机会主义派的斗争也是如
此,列宁在序言中引导读者一定要注意 “两个真正中心的基本点”:第一个问题是在党的
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我们党划分为 “多数派”(党的革命派)和 “少数派”(党的机会主义
派)的政治意义问题,这两个派别的划分把俄国社会民主党人中以前的一切划分都远远地
推到后面去了。第二个问题是新 《火星报》在组织问题上立场的原则意义问题,因为这
个立场真正带有原则性。列宁指出:“这两个基本点是很有意思的,是有明显的历史意义
的,并且是我们党内当前最迫切的政治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党内革命派和机会主
〔 6〕
义派党内斗争的出发点、斗争的根源、斗争的原因、斗争的基本政治性质的问题。解决第
一个问题要靠分析党代表大会上发生的斗争情况, “少数”就是为了争夺 “席位”成为
“多数”,但殊不知党的革命派成为 “多数”是历史的必然。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这个斗争
的最终结果、斗争的解决、把一切属于原则方面的东西综合起来和把一切属于无谓争吵方
面的东西剔除出去最终总结立场的问题。解决第二个问题要靠分析新 《火星报》的相关
8 · ·
8